[发明专利]用于连杆衬套的工具钢热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1903.6 | 申请日: | 201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9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友生;张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市三圆特种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58 | 分类号: | C21D1/58;C21D1/1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方南 |
地址: | 244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连杆 衬套 工具钢 热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处理工艺,特别属于用于螺杆泵的连杆衬套的工具钢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螺杆泵的连杆衬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序:下料、制坯、正火、镗、车削、热处理、喷丸、磨、检验、包装,但在热处理过程中,所用的o1型工具钢,其表面容易出现斑点,后序工序加工量大,材料浪费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表面不出现斑点的用于连杆衬套的工具钢热处理工艺。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用于连杆衬套的工具钢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工序:预热工序、加热工序、油淬工序,
所述的油淬工序中,在机械油中添加重量比为0.5-1%的3,4-二甲氧基肉桂酸。
所述的机械油为10号机械油。
所述的预热工序为:将工具钢在预热炉中预热到630-650℃。
所述的加热工序为:将预热好的工具钢升温到790-810℃,保温5-10分钟,即可。
所述的工具钢为O1型工具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很相比,通过在机械油中添加3,4-二甲氧基肉桂酸,使工具钢表面的斑点从每平方分米2-3个减少到每平方分米1个以下,工具钢的硬度达到了700-720HV。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用于连杆衬套的工具钢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工序:预热工序、加热工序、油淬工序,
预热工序为:将工具钢在预热炉中预热到630℃。
加热工序为:将预热好的工具钢升温到790℃,保温10分钟,即可。
所述的油淬工序中,在10号机械油中添加重量比为0.5%的3,4-二甲氧基肉桂酸。
实施例2:
用于连杆衬套的工具钢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工序:预热工序、加热工序、油淬工序,
预热工序为:将工具钢在预热炉中预热到640℃。
加热工序为:将预热好的工具钢升温到800℃,保温8分钟,即可。
所述的油淬工序中,在10号机械油中添加重量比为0.8%的3,4-二甲氧基肉桂酸。
实施例3:
用于连杆衬套的工具钢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工序:预热工序、加热工序、油淬工序,
预热工序为:将工具钢在预热炉中预热到650℃。
加热工序为:将预热好的工具钢升温到810℃,保温10分钟,即可。
所述的油淬工序中,在10号机械油中添加重量比为1%的3,4-二甲氧基肉桂酸。
实施例4:
除机械油中不加3,4-二甲氧基肉桂酸外,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将实施例1、2、3、4所处理过的工具钢通过肉眼观察,平方分米工具钢表面的斑点数量:实施例1为1、实施例2为0、实施例3为零,实施例4为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市三圆特种铸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铜陵市三圆特种铸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19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视觉检测法的电路板缺陷检测设备
- 下一篇:大型衡器标准力加载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