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流道换热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110191150.1 | 申请日: | 2011-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3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 发明(设计)人: | 肖乾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流 换热器 | ||
1.一种双流道换热器,包括至少一个板组件,所述板组件包括两个重叠设置的板片:第一板片(170)和第二板片(171),所述板片包括边缘区域和中心热交换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片(170)的中心热交换区域上设有若干距离所述板平面高度相等的凹坑(105),所述凹坑(105)在大致相同的方向凹陷;
所述板片与相邻板片的边缘区域之间密封安装,所述第一板片(170)与第二板片(171)之间形成第一流体流道(110),所述第一板片(170)与其他板组件之间形成第二流体流道(111),所述第二板片(171)与其他板组件之间形成第二流体流道(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流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片(171)的中心热交换区域上设有距离所述板平面高度相等的管道(106),所述管道(106)在大致相同的方向凹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流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片(171)的中心热交换区域上设有若干距离所述板平面高度相等的凹坑(105),所述凹坑(105)在大致相同的方向凹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流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片(170)和/或第二板片(171)包括表面图案,所述表面图案包括交替排布的凹坑区域(103)和空白区域(104),所述凹坑区域(103)包括若干距离所述板平面高度大致相等的凹坑(105),所述凹坑(105)在大致相同的方向凹陷;所述空白区域(104)为板片的中心热交换区域的板平面上凹坑区域(103)围绕形成的空间,所述空白区域(104)周围不同凹坑区域(103)的凹坑(105)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同一凹坑区域(103)内的凹坑(105)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流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片(170)和/或第二板片(171)包括交替排布的表面图案和管道区域,所述管道区域包括距离所述板平面高度大致相等的管道(106),所述管道(106)在大致相同的方向凹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流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片(170)和/或第二板片(171)的中心热交换区域的中心区域为表面图案;优选的,所述表面图案大致为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流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区域(103)的宽度等于中心热交换区域的宽度,所述凹坑区域(103)的长度b小于所述板片的宽度a。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双流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105)和流道(106)均匀排布,所述凹坑(105)为球形凹坑、柱状凹坑或多面体凹坑;所述管道(106)为人字形图案、波纹型图案或螺旋形图案;所述管道区域呈人字波纹、螺旋波纹或圆形波纹状。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双流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白区域(104)为条状或带状,所述空白区域(104)形成人字波纹、螺旋波纹或圆形波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流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白区域(104)形成人字形波纹,所述人字形波纹的两条边与所述板片纵向中心线的夹角(107)在20°~65°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115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姜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凸凹叠合面的预应力钢筋砼叠合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