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低流体脉动冲击的机构、双缸换向泵送系统及混凝土泵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77341.2 | 申请日: | 2011-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7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武一苇;徐国荣;刘可可;李建春;王仕国;石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55/05 | 分类号: | F16L55/05;F15B1/04;F04B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鹏;逯长明 |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流体 脉动 冲击 机构 换向 系统 混凝土泵 | ||
1.一种降低流体脉动冲击的机构,包括输送管(1),所述输送管(1)内流动有断续输送的流体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1)的侧壁连接有蓄能装置,并该蓄能装置的预置压力小于所述输送管(1)内流体介质进行输送动作时的工作压力,以便所述蓄能装置在所述流体介质进行输送动作时执行蓄能操作及在所述流体介质停止输送时向所述输送管(1)内执行释能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流体脉动冲击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装置包括液压蓄能器(2),该液压蓄能器(2)的预置压力小于所述输送管(1)内流体介质进行输送动作时的工作压力,以便所述液压蓄能器(2)在所述流体介质进行输送动作时执行蓄能操作及在所述流体介质停止输送时向所述输送管(1)内执行释能操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流体脉动冲击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蓄能器(2)与所述输送管(1)连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流体脉动冲击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装置还包括调节油缸(3),所述调节油缸(3)的腔体由其调节活塞(33)分隔为第一腔体(31)和第二腔体(32);所述调节活塞(33)在所述第一腔体(31)一侧感受所述输送管(1)内流体介质的压力,所述第二腔体(32)与所述液压蓄能器(2)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低流体脉动冲击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31)与所述输送管(1)连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低流体脉动冲击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装置还包括过渡调节缸(4),所述调节活塞(33)通过所述过渡调节缸(4)感受所述输送管(1)内流体介质的压力。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降低流体脉动冲击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调节缸(4)的腔体由其过渡活塞(43)分隔为与所述第一腔体(31)相对的第三腔体(41)、及与所述输送管(1)连通的第四腔体(42);所述过渡活塞(43)与所述调节活塞(33)传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降低流体脉动冲击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腔体(41)与所述第一腔体(31)中穿过有传动杆(5),所述传动杆(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过渡活塞(43)和所述调节活塞(33)连接。
9.一种双缸换向泵送系统,包括两个输送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缸换向泵送系统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降低流体脉动冲击的机构,并两个所述输送缸的料口交替与所述输送管(1)连通。
10.一种混凝土泵,包括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泵还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缸换向泵送系统;两个所述输送缸中,一者的料口与输送管(1)连通的同时,另一者的料口与所述料斗连通,并交替换向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734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线探伤机用试件支撑固定装置
- 下一篇:管道电加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