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易于途经的交通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22623.2 | 申请日: | 2011-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7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易晓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晓俊 |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1431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易于 途经 交通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所有类型道路的立交桥,具体地说是解决了高速道路交叉时造成交通堵塞、解决了混合道路交叉时造成交通堵塞与行人道中断的建筑物。
背景技术
当今立交桥的设计普遍存在缺点。左转车道多数为目标行车角与实际行车角不等,左转行车本来的目标行车角90°,但实际操作行车角为135°,本来左转就是向左转弯90°,但要向右转135°,这样增加操作的转弯角度,增加行车路程,并且方向不直观容易造致行车的方向迷惑。垂直的每层空利用率低,现建造的立交桥每层很多只设计一个方向的车道,转盘方法其中心区域只能是空洞无法利用,据观测其每层的平面空间利用率约为15%,利用率较高的转盘方法也是50%。占地面积广及层数多,非等角行车及每层利用率低造成占用面积广和增加层数来解决车流问题。具备调头车道的立交桥很少,特别是作为城市区域的立交桥不建造调头车道,使有需要调头的车辆无法实现调头,只能到别处再找可调头的道路,增加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间,造成堵车机会增多。人行过道没纳入设计,多数的立交桥未将行人过道考虑,都是在另处建造人行天桥或人行遂道,人行天桥和人行遂道都增加行人通过马路的时间和难度,特别的手提物品较多、较重的行人要通过道路时更为费劲,这是行人违规横跨道路甚至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疏流不易调整及扩充,多数立交桥在设计建造时没有预留空间及设施,因此时代变化及特发性堵车难以应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混合道路提供全向直接行车与行人道无障碍互通、高速路路段之间直接行车的立交桥,以用较少的占地面积、较短的行车路程、较少的坡度坡程,同时解决了道路交叉造成交通堵塞与行人道中断的世界性难题。高速道路立交桥类型共有四种:TH、+H、¥H、YH;混合道路立交桥类型共有五种: ¥L、YL、×L、+L、TL。
本发明实现以上目的方案是:混合道路对向入口的直行左转右转进入上层或下层实现,利用等角行车,左转则靠左行驶并向左转弯,右转则靠右行驶并向右转弯,直行按直线行驶;车辆除调头外均进入上层或下层车道,分别选择所需的直行、左转或右转车道后,进入中层车道汇合则完成通过立交桥的过程;调头车辆驶近立交桥时选行右边的调头车道后则可进行调头的行车,人行过道建在各入口中心线的交会点地面层的空隙处。高速道路对向入口的直行左转右转进入上层实现,利用等角行车,左转则靠左行驶并向左转弯,右转则靠右行驶并向右转弯,直行按直线行驶。
本发明实现以上目的方案是:混合道路中层建造的设施:调头车道、连接上层或下层的左右直行起降坡车道的起点,连接上层降坡直行车道终点及左右合流降坡车道终点,连接下层到中层的下层起坡直行车道终点及左右合流起坡车道终点,行人过道;中层的平面利用率100%。高速道路中层建造的设施:连接上层的左右直行左支右支起坡车道的起点,连接上层降坡直行车道终点、左右、左支右支合流降坡车道终点。中层的平面利用率90%。
本发明实现以上目的方案是:混合道路上层建造的设施:上层直行车道,连接左右直行左支右支起坡车道的终点,连接上层降坡左右直行左支右支合流降坡车道起点,上层左转车道,上层左支转车道,上层直行车道,上层右转车道,上层右支车道;上层的平面利用率80%。高速道路上层建造的设施:上层直行车道,连接左右直行左支右支起坡车道的终点,连接上层降坡左右直行左支右支合流降坡车道起点,上层左转车道,上层左支转车道,上层直行车道,上层右转车道,上层右支车道;上层的平面利用率70%。
本发明实现以上目的方案是:混合道路下层建造的设施:下层直行车道,连接左右直行降坡车道的终点,连接下层起坡直行车道起点及左右左支右支合流起坡车道起点,下层左转车道,下层左支车道,下层直行车道,下层右支车道,下层右转车道,连接下层起坡左右直行左支右支合流降坡车道起点。下层的平面利用率80%。
本发明实现以上目的方案是:有预留空间及设施,左右转左支右支合流口及左右转左支右支合流起降坡车道此处还有空间可在日后挖掘使用,还可在地面层增设的右转车道,在非常情况下可利用地面中心区的行人道改为十字交叉全向行车,因此,时代变化及特发性堵车可以应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晓俊,未经易晓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26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阻式双法兰扭矩传感器
- 下一篇:具有改进性能的水可乳化的异氰酸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