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甲苯胺的一种生产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87150.7 | 申请日: | 2011-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0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秦政琦;秦国儒;吕桂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邮市助剂厂 |
| 主分类号: | C07C211/47 | 分类号: | C07C211/47;C07C209/36 |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 地址: | 2256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甲苯 一种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对甲苯胺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对甲苯胺主要用作染料中间体,是制造颜料红122、红色基GL、甲基胺红色淀、碱性品红、甲基周位酸及4-氨基甲苯-3-磺酸、三苯基甲烷染料等的中间体,也可用作为医药乙胺嘧啶、农药杀虫隆等产品的中间体。对甲苯胺纯品为无色片状结晶。熔点44~45℃,沸点200.2℃,闪点87.2℃.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二硫化碳和油类,溶于稀无机酸并生成盐,能随水蒸气挥发。
现有对甲苯胺的生产主要以对硝基甲苯为原料,经还原反应制得对甲苯胺。还原工艺有铁粉还原法、催化加氢法及硫化碱还原法等。其中铁粉还原法因产生的铁泥不易处理,对环境污染较重,国内生产厂家已经基本停止使用该法。催化加氢分为液相加氢法和气相加氢法,该方法虽适用于连续化大生产,但生产过程需要溶剂进行还原,存在生产成本高,产品收率不高的缺点。硫化碱还原法目前为国内生产厂家广泛采用,但是生产成本也同样较高,产生污水量较大且污水较难处理,产品收率低,资料显示收率为88.9%。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环保、收率高的对甲苯胺的一种生产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采用钯碳催化剂直接液相加氢还原对硝基甲苯生产对甲苯胺。
本发明反应温度低、反应压力低,反应转化率较高,产品经密闭过滤后分水结晶,产品收率高达到98.3%,基本无三废排出。因为产品生产过程无其他副产物,产品纯度高达到98.6%,可以直接生产下延产品。
本发明具体步骤是:
1)将对硝基甲苯升温溶解成液态后加入反应釜,再以钯碳催化剂水溶液加入反应釜,密闭反应釜;
2)用氮气置换反应釜内空气;
3)用氢气连续二次置换反应釜内气体;
4)将反应釜升温至45±5℃后打开反应釜内搅拌器;
5)通入氢气,使反应釜内温度80~85℃、压力0.55~0.6Mpa进行加氢还原反应至结束;
6)趁热过滤,分离出钯碳催化剂;
7)将剩余的反应混合物静止后,分出下层水分,取得上层对甲苯胺。
所述对硝基甲苯和钯碳催化剂的投料质量比为1960.8︰1。
本发明在钯碳催化剂催化下,将对硝基甲苯和氢气直接反应,不必加入溶剂,可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采用密闭式过滤器,回收利用催化剂,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本发明反应温度低、压力低、速度快、转化率高,反应过程比较好控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称量:
分别称取1000 kg对硝基甲苯、0.51kg钯碳催化剂。
将0.51kg钯碳催化剂和5kg水混合均匀,待用。
二、生产对甲苯胺:
1、将对硝基甲苯升温溶解成液态加入反应釜,加入碳催化剂水溶液,密闭反应釜。
2、用0.3Mpa的氮气一次置换釜内空气。
3、再用0.3Mpa的氮气二次置换釜内气体。
4、用0.3Mpa氢气连续二次置换釜内气体。
5、密闭反应釜,升温至45℃打开搅拌器。
6、通入氢气,控制釜内温度80~85℃,压力0.55~0.6Mpa,进行加氢还原,反应时间约4~5小时。
7、确认反应终点后,趁热过滤,将催化剂进行回收再利用。
8、将剩余的反应混合物静止后,分出下层水分,取得上层对甲苯胺。
本发明反应过程方程式:O2NC6H4CH3+3H2→H2NC6H4CH3+2H2O
三、检测:
取样分析产品,纯度达到98.6%,产品收率达到98.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邮市助剂厂,未经高邮市助剂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71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语文教学用画格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绘图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