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次转换传输电路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75693.1 | 申请日: | 201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6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小萍 |
| 主分类号: | H04L29/10 | 分类号: | H04L29/10;H04L12/4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3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转换 传输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次转换传输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系统总线一般采用485总线,但传输距离只有1200米,不能满足大型面积建筑物的通信距离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二次转换传输电路。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二次转换传输电路,由第一75176通信接口芯片连接第一单片机组成第一级485通信接口电路,其通过二总线连接于各系统总线,再由第一单片机输出连接由第二单片机、第二75176通信接口芯片组成的连接于各系统分机的第二级485通信接口电路,由第一单片机控制收发相应的指令通过I/O口与第二单片机组成串行通信电路,第二单片机经光电耦合电路和三极管组成的TTL电平数据转换电路,向连接于PC机COM端的MAX232通信电路发送数据信号。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路采用两级485通信电路,经单片机转换后传送给另一个单片机的通信模块电路,转换成的数据信号分别给分机通信模块电路和PC机通信电路,从而达到翻倍的通信距离,以此类推可增加通信电路可传输更远的距离,实现两级或多级远距离传送,可靠保证通信延长距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二次转换传输电路,由第一75176通信接口芯片IC3连接第一单片机IC1组成第一级485通信接口电路,其通过二总线RVV2*1.5连接于各系统总线,第一75176通信接口芯片IC3的第1、2、3、4脚与第一单片机IC1的第10、11、25脚连接组成数据控制读取通信电路。当第一75176通信接口芯片IC3的第6、7所连接二总线的系统发出数据指令信息时,由第一单片机IC1控制接收或发送相应指令通过I/O口的第2、4脚与第二单片机IC2的第34、37脚组成串行通信电路,经第二单片机IC2读取数据处理后,由第二单片机IC2与第二75176通信接口芯片IC4连接组成的第二级485通信电路连接到各分机,形成翻倍的通信距离,由第二75176通信接口芯片IC4的第1、2、3、4脚与第二单片机IC2第10、11、25脚组成数据控制读取通信电路,连接于各系统分机。由第二单片机IC2控制接收或发送接收相应指令,经第二单片机IC2读取数据处理后,同时由第二单片机IC2的第10、11脚别发出或接收向光电耦合电路U2、U3发出高、低电平TTL电平信号,形以正弦方波,由光电耦合电路U2、电阻R4、三极管T2、光电耦合电路U3、电阻R7、三极管T1等组成TTL电平数据转换电路,向MAX232通信电路U1发送标准数据信号,由MAX232通信电路U1的第13、14脚输出连接于PC机COM端,由PC机组态软件控制传送接收相应指令信息,显示各系统监视状态和收发数据信息,实现两级远距离传送,以此类推可增加通信电路可传输更远的距离,实现多级远距离传送,靠保证通信延长距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两级转换传输电路,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以此类推可实现多级远距离传送,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小萍,未经李小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56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提高天线性能的翻盖手机
- 下一篇: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海洋水文信息获取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