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圆柱形蓄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72357.5 | 申请日: | 2010-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2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李家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艾诺锂电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0 | 分类号: | H01M10/00;H01M2/34;H01M2/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圆柱形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尤其是一种新型圆柱形蓄电池。
背景技术
圆柱形电池是较为传统的一种蓄电池结构,其具有容积大、节省空间、利于装配使用的优点。现有圆柱形电池通常在极片上采用金属焊接方式引出极耳形成电极,壳体作为正极或在底部引出线,负极在顶部以极柱形式出线。电极结构虽然比较简单,但是由于目前受较大长度的卷绕设备的局限性,极易造成正负极耳之间的接触、纠缠的状况,不利于较大功率电池的安装和散热措施的设计实施;尤其是当电池处于过充等极端情况下,随着电池内部温度上升导致极耳绝缘层的失效极易造成电池的内部短路而发生爆炸燃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有效防止由于极耳上的绝缘层的失效而造成的电池的内部短路而导致电池发生爆炸燃烧的新型圆柱形蓄电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圆柱形蓄电池,其主要由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内电极、电芯组成;在所述壳体的上端还设有壳盖,在所述壳盖的表面设有正电极与负电极,所述的正电极和负电极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壳盖的表面,并且所述的正、负电极中的任意一电极与所述的内电极相连接,另一电极通过所述壳盖与所述壳体相导通。
进一步,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还设有一集电极装置,所述的集电极装置主要由绝缘材料制成,电芯上的正、负电极极耳穿过集电极装置通过导体与所述的内电极和设置在壳盖上的另一电极相导通。
进一步,所述电芯上的负电极极耳与正电极极耳之间通过集电极装置保持相互间隔和间距。
进一步,在所述的正电极或负电极的任意一电极与所述壳盖以及所述内电极之间均设有绝缘垫片。
进一步,在所述正电极与所述绝缘垫片之间还设有铜垫片。
进一步,在所述壳盖的表面还设有注液孔。
进一步,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还填充有电解液。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其通过采用集电极装置来分隔从电芯上引接出来的正负极极耳,并且集电极装置采用绝缘制作将正负电极极耳相间隔,其结构合理,可有效防止由于极耳上的绝缘层的失效而造成的电池的内部短路而导致电池发生爆炸燃烧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集电极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沿图2中的A-A方向的剖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正电极 2铜垫片 3绝缘垫片 4内电极 5壳体
6负电极 7壳盖 8注液孔 9电芯 10集电极装置
11负电极极耳 12正电极极耳 13绝缘件 14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圆柱形蓄电池,其主要由壳体5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5内部的内电极4、电芯9组成;在所述壳体5的上端还设有壳盖7,在所述壳盖7的表面设有正电极1与负电极6,所述的正电极1和负电极6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壳盖7的表面,并且所述的正电极1与所述的内电极4相连接,负电极6通过所述壳盖7与所述壳体5相导通。
在所述壳体5的内部还设有一集电极装置10,所述的集电极装置10主要由绝缘材料制成,该电芯9上的正电极极耳12穿过集电极装置10通过导体14与所述的内电极4相导通,负电极极耳11穿过集电极装置10通过导体14与所述的负电极6相导通。
所述电芯9上的负电极极耳11与正电极极耳12之间通过集电极装置10保持相互间隔和间距。
在所述的正电极1与所述壳盖7以及所述内电极4之间均设有绝缘垫片3。
在所述正电极1与所述绝缘垫片3之间还设有铜垫片2。
在所述壳盖7的表面还设有注液孔8。
在所述壳体5的内部还填充有电解液。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艾诺锂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艾诺锂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23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硬盘板式超滤膜锁合组件
- 下一篇:自重抬腿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