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压造型用型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97435.0 | 申请日: | 2010-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9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井上隆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2C21/01 | 分类号: | B22C2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减压 造型 用型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使用了减压造型法的减压铸型造型铸造线中使用的减压造型用型箱。
背景技术
与湿型铸型造型铸造线相比,使用了减压造型法的减压铸型造型铸造线在能应用于大型铸件这方面比较有利。而且,与使用了粘结剂的自硬性工序相比,减压铸型造型铸造线在不产生废弃物和有害气体的方面比较有利。由此,减压铸型造型铸造线比较环保而且能应用于大型的铸件。在这种减压铸型造型铸造线中,期待能以低初始成本对应多各品种的生产线。于是期待适于在这种生产线中使用的减压造型用型箱。以往,作为减压造型用型箱已知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型箱。然而,还期待一种将构成进一步简化并且能实现低成本化或对应更多品种的减压造型用型箱。
此外,在现有的减压造型用型箱中,在铸件的尺寸非常大占据了型箱整体的大部分的情况等、浇注量非常大的情况下,由于型箱和抽气管的热膨胀量产生差异所带来的影响,可能会在抽气管的安装部分出现不良状况。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7-223046号公报(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压造型用型箱,该减压造型用型箱能简化构成,能实现减压铸型造型铸造线的进一步低成本化,能对应更多品种。
本发明涉及的减压造型用型箱具备:箱体,其上下面开口且在周围形成有通气路;抽气管,其仅经由该箱体的一个侧面内壁与上述通气路连通,并且具有多个通气孔;过滤部件,其将设置于上述箱体的侧面内壁的多个通气孔覆盖;吸引阀,其设于上述箱体,用于将外部的吸引装置与上述通气路连接。
本发明通过抽气管仅经由箱体的一个侧面内壁与通气路连通,能够简化构成,能够实现减压铸型造型铸造线的进一步低成本化,能对应更多品种。
包含于说明书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意性地表示了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的一般性说明和以下优选的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共同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主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减压造型用型箱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减压造型用型箱的后视图。
图3是图1的减压造型用型箱的左视图。
图4是图1的减压造型用型箱的右视图。
图5是图1的减压造型用型箱的俯视图。
图6是图1的减压造型用型箱的仰视图。
图7是图5所示的减压造型用型箱的A-A截面剖视图。
图8是图5所示的减压造型用型箱的B-B截面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减压造型用型箱,是表示在下侧箱体也设有抽气管的例子的剖视图。
图10是简要地表示使用了发明的减压造型用型箱的优选半自动减压铸型造型铸造线的布局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减压造型用型箱;11…通气路;12…上侧箱体(箱体);13…抽气管;14…过滤部件;15…自动阀;21…通气路;22…下侧箱体(也是箱体);24…过滤部件;25…自动阀;26…手动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应用了本发明的减压造型用型箱进行说明。图1至图6分别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减压造型用型箱1的主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和仰视图。此外,图7是图5所示的A-A截面的剖视图。图8是图5所示的B-B截面的剖视图。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减压造型用型箱1由上型箱10和下型箱20构成的型箱组。这里,对于将上型箱10和下型箱20一体化了的状态的型箱组而言其当然具有特征。但是,如以下说明那样,仅对于一个减压造型用型箱、即上型箱10而言也具有特征,该单独的减压造型用型箱也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如图5至图8所示,上型箱10具备:上下面开口且周围形成有通气路11的上侧箱体12(箱体)、设于该上侧箱体12且与通气路11连通的抽气管13、设于该上侧箱体12的过滤部件14。此外,在上型箱10的上侧箱体12的外面设有多个自动阀15,这多个自动阀15作为将外部的吸引装置与通气路11连接的吸引阀使用。
抽气管13是以均匀的压力对被填充到上型箱10内的作为耐热性粒子的砂进行负压固化的部件。作为抽气管13的例子,有在多孔管的周围卷绕了金属网等过滤器的抽气管、或者由多孔质的烧结金属形成的抽气管,但是不局限于这些例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东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新东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74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