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纤维带及生产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52472.X | 申请日: | 2010-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2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史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丽君 |
| 主分类号: | B65D63/10 | 分类号: | B65D63/10;B32B27/02;B32B27/12;B32B27/30;B29C47/06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刘林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纤维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纤维带及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于产品外包装的打包带是塑料打包带(包括聚丙烯和聚乙烯打包带),这种打包带经多年使用来说,显然存在较多的缺点。一般存在着拉力强度不高、易变形、使用寿命短的缺点。当包装箱使用这种打包带打好包后,包装箱会因受外力而变形,使得打包带因本身的伸缩变松动,出现散包损坏商品的现象,给商品运输和搬运带来不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强度高,不变形,打包结实而不松动的复合纤维带。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复合纤维带,包括纤维丝,及包覆在纤维丝外的混合料,所述混合料包括占重量百分比为80%~85%的聚丙烯、占重量百分比为0.5%~10%短纤维、占重量百分比为12%~70%的长纤维、占重量百分比为0~10‰的抗氧化剂和占重量百分比为0~10‰的抗紫外线剂。
作为优选,所述混合料还包括占重量百分比为0~20%的聚乙烯。
作为优选,所述纤维丝加捻。
作为优选,所述短截纤维的长度为0.09~1.5mm。
作为优选,所述短截纤维为尼龙纤维、聚酯纤维、玻璃纤维、植物纤维或其任意组合。
作为优选,所述长纤维为尼龙纤维、聚酯纤维、植物纤维或其任意组合。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强度高,不变形,打包结实而不松动的复合纤维带。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复合纤维带,包括纤维丝,及包覆在纤维丝外的混合料,所述混合料包括占重量百分比为40%~80%的聚丙烯、占重量百分比为0~20%的聚乙烯、占重量百分比为1~40%的聚烯烃弹性体、占重量百分比为0.5%~10%短纤维、占重量百分比为12%~70%的长纤维、占重量百分比为0~10‰的抗氧化剂和占重量百分比为0~10‰的抗紫外线剂。
作为优选,所述纤维丝加捻。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强度高,不变形,打包结实而不松动的复合纤维带的生产工艺。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复合纤维带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混合料加入到挤压机中熔解,同时将纤维丝通过模具;
2).通过模具将挤压机中已熔解的混合料与纤维丝挤压复合而成复合纤维带;
3).复合纤维带经过水槽冷却;
4).通过拉伸轮拉伸后经卷带机卷成卷状成品。
其中,模具温度为90-300度,而通过模具出来的复合纤维带的出机速度根据带宽和厚度的不同在20-160米/分钟。
本发明的复合纤维带,它具有强度高,不变形、使用寿命长的特点,打包后即结实而又不会因包装箱受外力变形而松动出现散包损坏商品的现象,解决了目前使用的打包带给商品运输和搬运所带来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复合纤维带生产工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复合纤维带,包括纤维丝,及包覆在纤维丝外的混合料。所述纤维丝可为锦纶纤维丝,涤纶纤维丝或尼龙纤维丝等。它具有强度高,不变形、使用寿命长的特点,打包后即结实而又不会因包装箱受外力变形而松动出现散包损坏商品的现象,解决了目前使用的打包带给商品运输和搬运所带来的问题。
实施例一:
所述混合料包括占重量百分比为80%~85%的聚丙烯、占重量百分比为0.5%~10%短纤维、占重量百分比为12%~70%的长纤维、占重量百分比为0~10‰的抗氧化剂和占重量百分比为0~10‰的抗紫外线剂。当然,所述混合料还可以包括占重量百分比为0~20%的聚乙烯。具体为:包括占重量百分比为80%的聚丙烯、占重量百分比为5%的短纤维、占重量百分比为14%的长纤维、占重量百分比为5‰的抗氧化剂和占重量百分比为5‰的抗紫外线剂。当然,所述纤维丝也可为加捻。其中,所述短截纤维的长度为0.09~1.5mm。所述短截纤维为尼龙纤维、聚酯纤维、玻璃纤维、植物纤维或其任意组合。所述长纤维为尼龙纤维、聚酯纤维、植物纤维或其任意组合。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丽君,未经史丽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24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