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菌株与利用该菌株生产甘露醇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50840.7 | 申请日: | 2010-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4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燕;张雷;王志滨;林翠梧;罗丽红;李艳艳;何熙璞;付东兴;方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15 | 分类号: | C12N1/15;C12P7/18 |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翁建华 |
| 地址: | 530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菌株 利用 生产 甘露醇 方法 | ||
1.一种可生产甘露醇的菌株,其特征是生产甘露醇的菌株是真菌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SG-76;保藏编号:CGMCC No.417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孢镰孢菌,其特征是具有以下分类学特征:真菌菌落铺展,边缘放射状,中部絮状隆起,初期白色,后期略带浅紫色,菌落背面无色到棕黄色,菌丝无色;具有三个或多个隔膜的孢子,大型分生孢子纺锤形至镰型,顶端钩状,小型分生孢子卵形至椭圆形,且常有大量的厚垣孢子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孢镰孢菌,其特征是从天然植物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的根部分离获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孢镰孢菌,其特征是获得步骤为:
(1)采集罗汉果的块根;
(2)在无菌的蒸馏水中将块根漂洗干净,并用75%乙醇、5%NaClO、无菌水处理;表面水分干后将其置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皿上,28~30℃恒温箱中倒置培养3~4天;
(3)在无菌条件下将单独的菌落挑出并将其转移到无菌的PDA培养皿内以获得尖孢镰孢菌SG-76纯菌种。
5.一种利用尖孢镰孢菌生产甘露醇的方法,其特征是制备步骤为:
(1)将尖孢镰孢菌纯菌种在培养基PDA斜面上培养6~8天获得菌丝体;
(2)将菌丝体转移到种子培养基内,在28~30℃下将菌种培养3~5天获得接种体;
(3)挑适量接种体保持温度在28~30℃范围之间发酵培养18~20天获得菌丝体膜;
(4)反复使用甲醇或乙醇超声浸提菌丝体膜,获取粗抽提物;
(5)浓缩所得到的粗抽提物;
(6)用不同极性的溶剂处理所得到的已浓缩过的粗抽提物获得含有粗甘露醇的白色粉末;
(7)通过重结晶纯化所得到的粗甘露醇以获得纯甘露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尖孢镰孢菌生产甘露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种子培养基中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葡萄糖2.0%蛋白胨0.1%酵母浸膏0.4% pH 6.8。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尖孢镰孢菌生产甘露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发酵培养基中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葡萄糖 5.0%~6.0% 淀粉 0.4%~0.6% 蛋白胨 0.2%~0.4%酵母浸膏 0.4%~0.6% K2HPO4 0.05%~0.1% KH2PO4 0.01%~0.05% MgSO4·7H2O0.02%~0.05%、pH 6.5~8.0。
8.如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利用尖孢镰孢菌生产甘露醇的方法,其特征是浓缩的粗抽提物使用旋转蒸发器在30~40℃范围内进行。
9.如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利用尖孢镰孢菌生产甘露醇的方法,其特征是不同极性的溶剂是石油醚,乙酸乙酯,和甲醇。
10.如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利用尖孢镰孢菌生产甘露醇的方法,其特征是重结晶是在甲醇或乙醇∶水的体积比=90~95∶10~5中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084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集水槽
- 下一篇:便携式接地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