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件的真空负压浇铸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41412.6 | 申请日: | 2010-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4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华欣兴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8/06 | 分类号: | B22D18/06 |
| 代理公司: | 江苏英特东华律师事务所 32229 | 代理人: | 邵鋆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件 真空 浇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件的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真空负压原理的铸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在的铸件铸造方法中,“V法造型法”是常用的方法。“V法造型法”全称是:真空密封造型法,又名“负压造型法”或“减压造型法”,因国外取英文Vacuum(真空)一词的字头,所以行业内通常简称之为“V法造型法”。
这种方法与传统砂型铸造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一种物理造型法。它将真空技术与砂型铸造结合,用不加水份和粘结剂的原砂造型,靠塑料薄膜将上、下模的型腔面和背面密封起来,借助真空泵对上模和下模单独抽气产生负压,造成每个砂型内、外压差使砂箱内充填的型砂紧固成型,经下芯、合箱、浇注,待铸件凝固,解除负压或停止抽气,构成上、下模具的型砂便随之溃散而获得铸件。
V法造型的铸造方法,具有消耗的型砂少、工作劳动强度低等优点。但是,也存在一些缺点,受到工艺等条件的约束,浇铸时间长,而且铸件有气孔,铸件紧密度也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所说的现有的V法造型法的浇铸方法的缺点,提供一种铸件气孔少, 内部质量好,快速浇铸的真空负压浇铸方法。
本发明的方法是这样的:使用V法造型法制作上模和下模,然后进行合箱操作,此时对型腔进行抽真空处理,然后进行浇铸。
对型腔抽真空通过上模上设置的连通型腔和外部的抽气孔实现。
对型腔抽真空自合箱以后开始,至型腔内浇注完成为止。
由于型腔在浇铸过程空气将被完全抽走,形成一个型腔和外界的压差,大大加快了浇注速度和铸件的结构的紧密性,因此铸件内部质量将大大得到提高。同时,真空铸造技术使铸件在铸造过程中与空气接触面减少,又有上模抽真空可带走型腔内空气,大大减少了气孔的形成并有效的减少了铸件表面的氧化,提高了铸件的紧实性;本发明工艺简单,易操作,工作强度适中;尺寸精度高,气孔少,提高了铸件内在质量和表面质量,减少了后续加工工作量,提高了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模具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说明本发明浇铸方法的具体步骤。
首先使用V法造型法制作下模和上模,具体的方法是:
下模1的造型方法:
1,先将模型固定到吸引箱上,吸引箱开始抽真空;
2,将塑料薄膜加热后覆盖在模型上;
3,然后在薄膜表面喷上涂料,再烘干薄膜;
4,在吸引箱上放置砂箱,固定位置后,将砂填满砂箱,然后振动台将砂子震实,并在砂箱上覆盖一层薄膜;
5,对砂箱抽真空,使砂型变硬,起模后得下模。
上模2的造型方法:
1,先将模型固定到吸引箱上,吸引箱开始抽真空;
2,将塑料薄膜3加热后覆盖在模型上,根据产品结构设置浇铸系统;
3,然后在薄膜表面喷上涂料,再烘干薄膜;
4, 在吸引箱上放置砂箱,固定位置后,将砂填满砂箱,然后振动台将砂子震实,并在砂箱上覆盖一层薄膜;
5,对砂箱抽真空,使砂型变硬,起模后得上模2;
6,在上模2上设有浇口21和抽气孔22,通入型腔4位置。
然后将上下模合模,形成型腔4,型腔4有上模的抽气孔22与外部连通,对型腔4抽真空;保持上下模的负压真空状态,直到浇铸、保证铸件成型为止。
从浇口灌入铸料开始浇铸,此时保持型腔4的真空负压状态;待铸料浇满之后,停止对型腔4的抽真空,铸件成型以后脱模即可得到铸件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华欣兴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华欣兴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14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