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医用钛表面制备具有多级孔结构二氧化钛层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13927.5 | 申请日: | 2010-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1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尹光福;廖晓明;谢利;姚亚东;黄忠兵;陈显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5D11/26 | 分类号: | C25D11/26;A61L27/30;A61L27/06;A61L27/5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表面 制备 具有 多级 结构 氧化 方法 | ||
1.一种在医用钛表面制备具有多级孔结构二氧化钛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及其工艺条件:钛或钛合金在阳极氧化处理前经过机械打磨、除油和超声清洗的预处理,在阳极氧化装置中以医用钛或钛合金为阳极,以不锈钢或钛为阴极,在10~40℃的电解液中先后经过两步阳极氧化处理,阳极氧化过程中保持搅拌,搅拌速度为800r/min~1000r/min,首先在1~3M醋酸电解液中进行一次阳极氧化处理,然后在0.5~2M硫酸电解液或1~3M醋酸钠电解液中进行二次阳极氧化处理。
2.按照权利1所述的在医用钛表面制备具有多级孔结构二氧化钛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次阳极氧化时采用的是直流缓慢均速升流模式,阳极电流密度从5mA/cm2开始逐步升高到50mA/cm2,升流步程为5mA/cm2,且在每个电流密度值保持2~4min。
3.按照权利1所述的在医用钛表面制备具有多级孔结构二氧化钛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次阳极氧化时,采用的是直流恒压模式,硫酸电解液体系预设电压值范围为150V~190V,醋酸钠电解液预设电压值范围为160V~250V,电压达到预设值后保持1~2min。
4.按照权利1所述的在医用钛表面制备具有多级孔结构二氧化钛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层表面呈多级孔结构,大孔结构由交错分布的沟槽结构组成,沟槽宽20~30微米,小孔结构为致密分布于整个膜上的亚微米级微孔结构,孔径在几十到几百纳米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392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背光计算器
- 下一篇:一种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