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氨基寡糖素和醚菌酯的农药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75931.7 | 申请日: | 2010-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6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朗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N43/16 | 分类号: | A01N43/16;A01N37/50;A01P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 寡糖 醚菌酯 农药 组合 及其 使用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涉及一种主要活性成分为氨基寡糖素和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醚菌酯的理化性质如下:
化学名称:(E)-2-甲氧亚氨基-[2-(邻甲基苯氧基甲基)苯基]乙酸甲酯
英文名称:kresoxim-methyl
CAS号:143390-89-0
分子式:C18H19NO4
分子量:313.35
醚菌酯(kresoxim-methyl),为甲氧基丙烯酸酯(strobilurin)类杀菌剂,它源于可食用真菌Strobilurus tenacellus中提取的Strobilurin A(奢球果伞素),自1969年Mugikek等发现其杀菌活性。经过二十多年的结构优化,终使此类杀菌剂开发成功,在杀菌剂开发史上树立了继三唑类杀菌剂之后又个新的里程碑。巴斯夫的醚菌酯于1983年在实验室中合成。在1995年第次登记获得使用。
醚菌酯是一种高效、广谱、新型杀菌剂。醚菌酯对半知菌、子囊菌、担子菌、卵菌纲等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具有很好的活性,如:葡萄白粉病、小麦锈病、马铃薯疫病、南瓜疫病、水稻稻瘟病等病害,特别对草莓白粉病、甜瓜白粉病、黄瓜白粉病、梨黑星病特效。
醚菌酯可抑制病原孢子侵入,具有良好的保护活性,全面有效控制蔬菜、果树、花卉等植物的各种真菌病害如白粉、黑星、炭疽、锈病、疫病等。
醚菌酯不仅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同时兼具有良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与其它常用的杀菌剂无交互抗性,且比常规杀菌剂持效期长。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对作物、人畜及有益生物安全,对环境基本无污染。
醚菌酯由巴斯夫公司开发,中国登记为50%醚菌酯WG,商品名为:翠贝Stroby,登记证号:PD20070124。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它通过锁住细胞色素b和c1之间的电子传递而阻止细胞的ATP合成,从而抑制其线粒体呼吸而发挥抑菌作用。对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苯甲酰胺类、二羧酰胺类和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活性,而且能在植物体内、土壤和水中很快降解。尽管该类杀菌剂作用机理独特,但作用位点单一,病原菌对其产生抗性的速度也很快,如醚菌酯在实际应用1年后就有关于小麦白粉病抗性发生的报道,到2000年抗性孢子(2%~99%)在德国的北部、法国的北部和英国已有大量报道。另外,2000年在德国的北部、法国的北部和苏格兰已发现对strobilurin类杀菌剂产生抗性的大麦白粉病原菌。在国内目前对白粉病的防效已有所下降。
氨基寡糖素(oligosaccharins),化学名:β-1,4-寡聚-葡萄糖胺,分子式:(C6H11O4N)n(n≥2),也称为寡糖素、壳寡聚糖、低聚壳聚糖、脱乙酰几丁质、农用壳寡糖,是天然几丁质的降解产物,属微生物代谢提取的一种具有抗病作用的杀菌剂,对病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氨基寡糖素可诱导植物的抗病性,对多种真菌、细菌和病毒产生免疫和杀灭作用,对小麦花叶病、棉花黄萎病、水稻稻瘟病、番茄晚疫病等病害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同时,氨基寡糖素对多种植物的病原菌具有一定程度的直接抑制作用;另外,氨基寡糖素本身含有丰富的C、N,可被微生物分解利用并作为植物生长的养分;氨基寡糖素可改变土壤微生物区系,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而抑制一些植物病原菌;氨基寡糖素可刺激植物生长,使农作物和水果蔬菜增产丰收。
氨基寡糖素在农业上应用具有微量(PPM级)、高效、低成本、无公害等特点,对我国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氨基寡糖素目前登的剂型为0.5%、1%、2%水剂。氨基寡糖素在实际使用中存在防效作用较缓慢、对已经浸染的病害防效不够理想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找到一种防治谱广,效果显著,成本低,与环境相容性好的杀菌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杀菌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包括能产生协同活性的剂量的至少两种活性成分组分,以及合适的辅料,其特征在于组分I是氨基寡糖素,组分II是醚菌酯。
本发明中氨基寡糖素和醚菌酯的重量份数比为20∶1-1∶50。优选方案为:氨基寡糖素和醚菌酯的重量份数比为1∶1-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朗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朗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59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