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制棒生产线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306995.9 | 申请日: | 2009-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242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观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观德 |
| 主分类号: | B30B11/00 | 分类号: | B30B11/00;B30B15/00;F26B11/04;F26B3/02;F26B21/00;F26B25/02;F26B25/1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大刚 |
| 地址: | 313017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棒生产线,特别是一种移动式制棒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有些场合,如在农村收割时节,有大量的秸杆需要加工成秸杆棒,还有些大型的养殖场也可以将家禽或家畜的粪便加工成棒料,然后将这些棒料烧制成机制炭。由于这些原料比较蓬松,体积大,运输成本较高,所以最好是采用流动方式在现场对这些原料进行制棒加工。如当某地原料充足时,可以将生产线转移至当地进行就地作业,当该地的原料加工完毕后,又可以将生产线转移至另一个原料充足的地方去生产,可减少原料的运输成本,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而目前的制棒生产线都是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无法移动。另外制棒生产线中有些设备如烘干机和输送装置体积大,长度长,也不便于安装在移动装置上进行移动,难以进行流动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制棒生产线。用于流动作业,以减少原料的运输成本,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制棒生产线,包括烘干装置和制棒装置两部分;烘干装置和制棒装置分别安装在烘干板车和制棒板车上;烘干装置和制棒装置之间经连接管和回收管连接。
上述的移动式制棒生产线中,所述烘干装置的构成包括加热器,加热器与烘干机连接,在加热器与烘干机的连接处设有原料进口,原料进口与烘干分离器连接,烘干分离器经管道分别与粉碎机和除尘器连接,粉碎机与烘干提升机连接,烘干机尾端设有出料口。
前述的移动式制棒生产线中,所述烘干机包括依次套在一起的内筒、中筒和外筒,三筒同轴并经支撑杆连接成一体;内筒、中筒和外筒的内壁分别设有内螺旋板、中螺旋板和外螺旋板;中螺旋板的旋向与内螺旋板和外螺旋板的旋向相反。
前述的移动式制棒生产线中,所述外筒上设有至少两个滚动环,滚动环经支撑滚轮支撑在烘干板车上,其中一个滚动环经驱动滚轮与驱动装置连接。
前述的移动式制棒生产线中,所述制棒装置的构成包括一组制棒机;一组制棒机沿制棒板车的长度方向排成一行,每台制棒机出口均与输送装置连接;输送装置与制棒板车滑动连接。
前述的移动式制棒生产线中,所述每台制棒机进口均与分料绞龙连接,分料绞龙设在制棒机上方。
前述的移动式制棒生产线中,所述分料绞龙的输入端与设在制棒板车一端的制棒提升机上端连接,制棒提升机的下端与气料分离机的出口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整个制棒生产线分成烘干装置和制棒装置两部分,将这两部分分别安装在两个平板车上,便于流动作业。当某地原料充足时,可以将生产线转移至当地进行就地作业,当该地的原料加工完毕后,又可以将生产线转移至另一个原料充足的地方去生产,减少了原料的运输成本,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还对烘干装置中的烘干机进行了改进,大大缩短了烘干机的长度,使烘干机更容易安装在板车上;对制棒装置中输送装置进行了改进,使输送装置可以沿板车宽度方向整体移动,工作时,输送装置向外伸出,以适应工作需要;在进行转移时,输送装置向内缩至板车以内,不影响制棒生产线的转移。使烘干装置和制棒装置既可以满足生产需要,也便于操作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构成烘干机的滚筒结构示意图;
图4是移动式制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烘干装置,2-制棒装置,3-粉碎机,4-烘干机,5-气料分离机,6-制棒机,7-烟气回收风机,8-连接管,9-引风机,10-废气管,11-回收管,12-加热器,13-烘干板车,14-原料进口,15-烘干分离器,16-除尘器,17-烘干提升机,18-出料口,19-滚动环,20-支撑滚轮,21-驱动滚轮,22-驱动装置,23-内筒,24-中筒,25-外筒,26-支撑杆,27-内螺旋板,28-中螺旋板-,29-外螺旋板,30-制棒板车,31-输送装置,32-分料绞龙,33-制棒提升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观德,未经李观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69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防水功能的植绒面料
- 下一篇:万能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