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雕竹纤维毛圈织物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40294.X | 申请日: | 2009-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8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中 |
| 主分类号: | D03D27/08 | 分类号: | D03D27/08;D03D21/00;D03D15/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 地址: | 256219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浮雕 竹纤维 织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应用于巾被类的浮雕竹纤维毛圈织物。
背景技术
竹纤维织物相对于传统的棉类制品有以下优点:a良好的抗菌抑菌功能;b超强保健功能;c竹纤维的多孔结构,具有良好的吸湿、放湿功能,从而自动调节人体湿度平衡;d竹纤维内部特殊的超细微孔结构使其具有强劲的吸附能力,能吸附空气中甲醛、苯、甲苯等有害物质,并消除不良异味;e竹纤维蓄热保暖功能;f竹纤维柔软舒适功能。所以竹纤维制品得以迅速发展。
普通的竹纤维织物都是同时跨越相同数目的纬线,有单面和双面的区别,如图1所示,但是这样的编织结构使得竹纤维织物的样式单调,需要依靠颜色的差别来形成图案,且图案没有立体感,产品档次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雕竹纤维毛圈织物,不仅具有竹纤维织物的优点,而且编织出来的图案具有浮雕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种浮雕竹纤维毛圈织物,包括由相互交织的经纱和纬纱形成的地布层及毛圈组成的毛圈层,所述的毛圈所在的毛圈经纱与地布层经纱同向,其特征是,所述的毛圈层有浮雕图案,所述的浮雕图案由跨越纬纱数目不同的毛圈组成,所述的毛圈的高度与跨越纬纱的数目成正比,且所述的毛圈至少跨过一根纬纱,所述的毛圈经纱中含有竹纤维。
所述的每根毛圈经纱的总长度相同。
所述的图案在地布层的两侧同时对称布置,形成双面浮雕图案。
所述的毛圈经纱为含竹纤维的混纺物,其中竹纤维含量为60%~10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拥有了竹纤维抗菌性、保健性、抗紫外线性、吸湿排湿性的特性以外还有以下特性:毛圈层具有浮雕效果图案,立体感强,提升了产品的档次。
附图说明
图1为普通毛圈织物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中的虚线表示另一条毛圈经纱。
图中:1经纱,2纬纱,3毛圈经纱,4毛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该种浮雕竹纤维毛圈织物,包括由相互交织的经纱1和纬纱2形成的地布层及毛圈4组成的毛圈层,所述的毛圈所在的毛圈经纱3与地布层经纱同向,这和现有结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毛圈层有浮雕图案,所述的浮雕图案由跨越纬纱数目不同的毛圈组成,所述的毛圈的高度与跨越的纬纱的数目成正比,且所述的毛圈至少跨过一根纬纱,所述的毛圈经纱中含有竹纤维,其中竹纤维含量为60%~100%,可根据需要与棉、麻、丝等进行混纺。
在该织物的编织过程中,采用变频技术使毛圈跨越纬线的数目进行调节,由于毛圈经线的前进速度总是快于地布层经线的速度,就会形成一个个毛圈,且所述的毛圈的长度和跨越纬线的数目成正比,故所述的每根毛圈经纱的总长度相同,这是由编织工艺决定的。
所述的图案在地布层的两侧同时对称布置,如图3所示,所述的毛圈经纱为两根,在地布层的上下两侧同时反向穿插编织,形成双面浮雕图案。
本实用新型中,毛圈分布位置按毛巾织物毛圈的基本组织结构可分为单面、双面和表里交换起毛圈中的任意一种,此处不做限制。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中,未经王建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02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