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大型数控环件冷轧机床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78288.6 | 申请日: | 2009-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8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余;蓝育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创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刘余;蓝育忠 |
| 主分类号: | B21H1/06 | 分类号: | B21H1/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林宝堂 |
| 地址: |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数控 冷轧 机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控机床,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金属环件冷轧成形加工的专用设备。
背景技术
金属环件是使用广泛的一种零件。典型的工件如:滚动轴承的内外环、球笼保持器、隔套等。所用材料包括黑金属和有色金属等。
目前金属环件最普遍的加工方式为采用金属切削机床进行切削加工,这种方法需要多种设备配合,多道工序作业以完成零件加工,工艺路线长,并且产生大量切削。近年来,少、无切削的金属环件冷轧技术逐步发展起来,与传统的切削机床加工工艺相比较,其下料直径较小,因而大副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率(根据尺寸不同可提高10%-30%),同时工件经冷辗压后金属流线保留完整,材料晶粒得以细化,在随后的热处理再结晶时能够获得细而均匀的组织,提高了材料的疲劳强度。冷轧技术在环形零件加工中日益被重视。
目前使用的环件冷轧机床,主要是小型、和中小型环件冷轧机床,加工范围:Φ20mm<最大加工直径<Φ200mm,最大加工宽度<60mm,日渐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没有前辗轮座拆卸机构,前辗轮座拆卸烦琐,辗压轮前轴承与主轴之间多采用过盈配合,拆卸困难,容易破坏主轴精度,更换模具困难;没有托辊或采用固定式托辊,固定式托辊安装在底座上,在冷轧开始时,其并不与工件接触,只是工件涨大到一定程度才开始接触,因而工件圆度不稳定,调整工件锥度比较困难;测量头多为在与工件接触部位镶嵌硬质合金杆形,工作时与工件为滑动摩擦,与工件只有一个接触点,不利于稳定工件,容易对工件外表面造成划痕;以前的支撑轮为整体式或剖分悬臂式,整体式支撑轮限制工件的最大加工直径,加工、调整困难,剖分悬臂式刚性较弱,变形量大,影响加工工件精度,不利于模具使用寿命。原进给方式多采用电液比例阀控制液压油缸直推或凸轮、连杆进给方式。进给速度采用开环控制,液压系统运动精度差,易受液压油温升影响机床加工精度,凸轮和连杆机构结构复杂,制造、维护困难。
总体上来说,目前使用的环件冷轧机床加工出来的工件椭圆度及尺寸散差较大,加工范围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种种不足,提供一种简化结构组成,提高系统稳定性,使加工零件精度提高,加工尺寸范围增大的中大型数控环件冷轧机床。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大型数控环件冷轧机床,具有电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机架由相互固定相连的底座、左侧板、右侧板和整体拉杆组成,形成对称框架式机架结构;机架上装置有辗压轮机构,辗压轮通过与其相连的前辗轮座、后辗轮座与左侧板固定连接,装置在主轴上;前辗轮座和后辗轮座的开口叉上装有滚动小滑块结构;工件圆度随动式托辊调整结构、托辊调整结构的回转中心与主轴中心同轴,或主轴中心在圆周角之间,或在圆周角的角平分线上;测量头上带有双排测量滚轮,工作时双排测量滚轮与工件为滚动接触;支撑轮采用剖分式背辊结构;主滑块上安装有十字交叉滚柱滚动导轨与底座连接,主滑块和强力滚珠丝杠副螺母浮动连接,滚珠丝杠安装在固定于右侧板上的轴承座里;大功率伺服电机与减速机连接,减速机固定在轴承座上,构成全电驱动进给系统;主滑块上安装有光栅传感器X,与测量机构上配置的光栅传感器Y构成了闭环控制系统。
作为优选,固定在左侧板上的前辗轮座采用圆锥孔轴承内套,所述内套为可拆卸结构。
作为优选,左侧板上安装有旋转式前辗轮座拆卸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前辗轮座与后辗轮座上装置的滚动小滑块为H型结构,其轴线与主轴平行且与主轴轴线等高或略低2~5mm。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轮与二根背辊相切,二根背辊中心竖直共线,支撑轮中心与二根背辊中心组成等腰三角形。
作为优选,所述的主滑块采用十字交叉滚柱滚动导轨与底座连接,主滑块和强力滚珠丝杠副螺母浮动连接,滚珠丝杠安装在固定于右侧板上的轴承座里,大功率伺服电机与减速机连接,减速机固定在轴承座上,构成了大功率全电驱动伺服进给系统。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气控制系统采用外置独立式电气控制柜,触摸屏安装在控制柜外罩上的旋转控制箱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工件加工尺寸段大,范围广。加工的工件最大直径可达Φ260mm,最大宽度可达85mm,向下可以延伸。
2.调整方便快捷,便于更换模具。改善轴系结构,减小轴系变形,增加前辗轮座拆卸机构,前辗轮座圆锥孔轴承内套与主轴配合,可实现对前辗轮座快速拆卸,不会损坏主轴和轴承,前辗轮座拆卸机构的使用,在更换模具时不用将前辗轮座从机床搬上搬下,缩短了模具更换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创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刘余;蓝育忠,未经河南创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刘余;蓝育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82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机油标尺的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板件连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