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秸秆汽化炉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00129.4 | 申请日: | 2009-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681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刚;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刚 |
| 主分类号: | F24C3/00 | 分类号: | F24C3/00;C10J3/62;C10J3/72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毕志铭 |
| 地址: | 150010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 汽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化炉。
背景技术
汽化炉可用于家庭生活做饭和取暖,具有占地面积小、费用低、可燃煤或农作物秸秆等特点。但现有的汽化炉存在燃料燃烧不尽、供热时间短、热能损失大、锅炉升温速度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秸秆汽化炉存在燃料燃烧不尽、供热时间短以及热能损失大、锅炉升温速度慢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秸秆汽化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秸秆汽化炉包括炉体、上料炉盖、第一送风管、燃气发生炉、鼓风机、第一排烟管、回水管、冷却管、过滤器、第一炉具、上水管、第二炉具、焦油收集箱、焦油收集管、第二送风管、燃气锅炉、第二排烟管和若干个手动球阀,所述燃气发生炉和燃气锅炉均设置在炉体内,所述上料炉盖盖在炉体的上端面上且位于燃气发生炉的上方,所述第一炉具设置在燃气锅炉的下方,所述燃气发生炉的上部通过冷却管和过滤器与第一炉具连通,所述第一排烟管与冷却管连通,所述第一送风管的一端与鼓风机连通,所述第一送风管的另一端与燃气发生炉的底端连通,所述第二送风管的一端与第一送风管连通,所述第二送风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炉具和第二炉具连通,所述回水管与炉体的下部连通,所述燃气发生炉的下部设有点火器插口,所述焦油收集箱通过焦油收集管分别与冷却管和过滤器连通,所述第二排烟管设置在燃气锅炉的上方,第一排烟管、回水管、上水管、第二送风管、第一炉具、第二炉具上均装有手动球阀;所述汽化炉还包括曲轴、减速电机、链条、伸缩送风管、所述曲轴安装在燃气发生炉的上端,所述伸缩送风管设置在燃气发生炉的中部,所述伸缩送风管的下端与第一送风管连通,所述链条的上端与曲轴连接,所述链条的下端与伸缩送风管的上端连接,所述减速电机与曲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减速电机固装在炉体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有伸缩送风管,可以调节燃气发生炉内的送风高度,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延长了供暖时间,持续供热时间达到八小时以上(现有的汽化炉的持续供热时间仅为二~三小时);本实用新型将燃气发生炉和燃气锅炉均设置在炉体的循环水层中,减少了热能损失,锅炉升温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伸缩送风管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秸秆汽化炉包括炉体1、上料炉盖4、第一送风管5、燃气发生炉8、鼓风机11、第一排烟管12、回水管13、冷却管17、过滤器18、第一炉具19、上水管21、第二炉具29、焦油收集箱32、焦油收集管33、第二送风管27、燃气锅炉22、第二排烟管31和若干个手动球阀14,所述燃气发生炉8和燃气锅炉22均设置在炉体1内,所述上料炉盖4盖在炉体1的上端面上且位于燃气发生炉8的上方,所述第一炉具19设置在燃气锅炉22的下方,所述燃气发生炉8的上部通过冷却管17和过滤器18与第一炉具19连通,所述第一排烟管12与冷却管17连通,所述第一送风管5的一端与鼓风机11连通,所述第一送风管5的另一端与燃气发生炉8的底端连通,所述第二送风管27的一端与第一送风管5连通,所述第二送风管27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炉具19和第二炉具29连通,所述回水管13与炉体1的下部连通,所述燃气发生炉8的下部设有点火器插口10,所述焦油收集箱32通过焦油收集管33分别与冷却管17和过滤器18连通,所述第二排烟管31设置在燃气锅炉22的上方,第一排烟管12、回水管13、上水管21、第二送风管27、第一炉具19、第二炉具29上均装有手动球阀14;所述汽化炉还包括曲轴2、减速电机3、链条7、伸缩送风管9、所述曲轴2安装在燃气发生炉8的上端,所述伸缩送风管9设置在燃气发生炉8的中部,所述伸缩送风管9的下端与第一送风管5连通,所述链条7的上端与曲轴2连接,所述链条7的下端与伸缩送风管9的上端连接,所述减速电机3与曲轴2的一端连接,所述减速电机3固装在炉体1上。第一炉具19用来取暖,第二炉具29用来做饭。炉体1内装有循环水层1-1。
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伸缩送风管9由二~六个圆筒9-3、支架9-2和上盖9-1构成,所述二~六个圆筒由上至下依次伸缩连接,且所述由上至下设置的二~六个圆筒的内径逐渐增大,所述相邻的圆筒之间密闭连通,所述上盖9-1的下端通过支架9-2与伸缩送风管9的上端固接。如此设计,结构简单,同时便于伸缩送风管9自由伸缩,将鼓风机11的风送到燃气发生炉8的上部。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刚,未经王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01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