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米轨线路用铁路货车转向架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26897.X | 申请日: | 2009-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514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寅华;杨知猛;刘华;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F5/00 | 分类号: | B61F5/00;B61F5/04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吉勇 |
| 地址: | 250022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线路 铁路 货车 转向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货车转向架,尤其是一种米轨线路用铁路货车转向架。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铁路线路轨距绝大多数为1435mm(标准轨距),只有在我国云南境内还有少量的1000mm的米轨线路,在国外,米轨线路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各国及非洲国家。转向架作为铁路车辆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车辆的运行品质和运行安全。由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这些米轨线路的车辆技术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车辆载重少、转向架轴重小、运行速度低,其原因是这些米轨货车转向架性能较差,在车辆脱轨时,不能防止车体与转向架间的分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轴重大、运行速度较高、曲线通过能力较好以及具有防脱轨甩出功能的适用于米轨铁路的货车转向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米轨线路用铁路货车转向架,包括摇枕和基础制动装置,所述摇枕上设有与其为一体的下心盘,下心盘的两侧设有安全吊耳,摇枕的旁承盒内设置有铸铁间隙下旁承;基础制动装置中的制动梁为整体式、无焊接结构,在制动梁上设置下拉杆安全吊。
所述摇枕与下心盘采用整体铸造或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在摇枕上设置具有防脱轨甩出功能的安全吊耳,防止列车脱轨时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分离,减少脱轨带来的危害。
2、采用了下心盘与摇枕一体式结构,解决了下心盘螺栓容易松动、折断的惯性质量问题。
3、采用铸铁间隙下旁承,提高车辆的曲线通过能力和扭曲线路的适应能力,制造和维修成本较低。
4、基础制动装置中的制动梁采用整体式、无焊接结构,避免了因焊接引起的疲劳裂纹,解决了制动梁因裂纹而失效的惯性质量问题。在制动梁上设置下拉杆安全吊,防止因制动梁脱落而造成的行车事故,提高了车辆的运行安全。
5、转向架能满足车辆性能要求,并且结构简单、便于维修、生产和维修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米轨转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米轨转向架中的摇枕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米轨转向架中的制动梁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对,2、侧架,3、摇枕,4、基础制动装置,5、摇枕中央悬挂减振系统,6、轴承装置,7、承载鞍,8、下旁承,9、心盘磨耗盘,10、旁承盒,11、下心盘,12、安全吊耳,13、车体安全吊耳,14、制动梁,15、制动梁滑块,16、下拉杆安全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米轨线路货车转向架与传统三大件转向架一样,包括两个轮对1、两个侧架2、一个摇枕3、一个基础制动装置4、一个摇枕中央悬挂减振系统5、四个轴承装置6、四个承载鞍7、两个下旁承8、一个心盘磨耗盘9和两个安全吊耳12。两侧架2与四个承载鞍7组成整体座落在带有四个轴承装置6的两个轮对1上,一个摇枕3通过两个摇枕中央悬挂减振系统5落在两个侧架2上,基础制动装置4通过制动梁14两端的制动梁滑块15安装在侧架2上,两个下旁承8放在摇枕3的旁承盒10内,下旁承8为铸铁间隙旁承,采用此结构可提高车辆的曲线通过能力和扭曲线路的适应能力,通过优化承载鞍7与侧2架的间隙、摇枕中央悬挂减振系统5来实现转向架运行速度和曲线通过性能的匹配。心盘磨耗盘9放在摇枕上的下心盘11内。
如图4所示,两个安全吊耳12设置在摇枕3上,位于下心盘11的两侧。两个安全吊耳12通过与车体上的两个车体安全吊耳13向联结,使得车体和转向架相连,防止列车脱轨时,转向架与车体发生分离。下心盘11与摇枕3铸成一体式结构,解决了下心盘螺栓容易松动、折断的惯性质量问题;摇枕3与下心盘11的连接可为整体铸造形式,也可为焊接形式。
如图5所示,基础制动装置4中的制动梁14采用整体式、无焊接结构,在制动梁14的中部设置下拉杆安全吊16,提高了制动装置的使用寿命和车辆的运行安全。
其余结构则采用常规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68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置放大器的室外型电视接收天线
- 下一篇:真空离心注液机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