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轮驱动电动车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03475.0 | 申请日: | 2009-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40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 发明(设计)人: | 匡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匡斌 |
| 主分类号: | B60K7/00 | 分类号: | B60K7/00;B60K17/356;B60K17/34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4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电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名称为一种多轮驱动电动车的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特别是一种使用电子差速控制系统的由多轮驱动的电动车,适用于交通运输。
背景技术
现已有的一般能载少量乘客或少量货物的较大电动车很多使用一个电机做动力,有些没有差速器很不安全;有些虽然用了机械差速器提高了安全性,但是增加了重量,降低了传动效率,使用一个电机在启动、过载、爬坡等复杂工作状况时甚至还容易因为电流过大而烧毁电机和驱动电机的控制器。1000公斤左右的电动汽车,使用一个电机做动力,必然因为电机功率大发热大,需要使用复杂的冷却系统以保证电机正常工作。有些电动车虽然也使用电子差速控制系统并由两个电机或多个电机提供动力,但所使用的电子差速控制系统存在可靠性差、不安全等不足,有些还由于电机过载能力不足存在爬坡能力差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避免现已有的电动车存在的一些不足,提供一种更加安全可靠的爬坡能力更强的电动车。本名称为一种多轮驱动电动车的实用新型包括一个或2m个前轮、2n个后轮、用于驱动前轮的一个前轮电机及其相应控制器或m个前轮电子差速控制系统、用于驱动后轮的n个后轮电子差速控制系统、一个自动换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m、n均为正整数,每个电子差速控制系统包括一个中央控制电路和左、右电机及其相应的左、右传感器和左、右控制器,自动换挡控制电路与所有电子差速控制系统电连接或与所有电子差速控制系统电连接的同时还与一个用于驱动前轮电机的控制器电连接,每个前轮电子差速控制系统的左、右电机分别用于驱动与其各自相对应的两个前轮,每个后轮电子差速控制系统的左、右电机分别用于驱动与其各自相对应的两个后轮,每个驱动前轮的电机均有一与其相应的超越离合器相连,该车正常状况时只用后轮驱动,只有当所有后轮转矩均接近或超过一预先设定的较大上限值时,自动换挡控制电路才自动启动前轮驱动,使前、后轮同时驱动,直到有后轮转矩接近或低于一预先设定的较小下限值时,自动换挡控制电路才自动关闭前轮驱动,又恢复到只用后轮驱动的正常状况;所述的一种多轮驱动电动车还可以是:用于驱动所述前轮的电机均为无刷有齿轮毂电机或有刷有齿轮毂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后轮的电机均为无刷无齿轮毂电机或有刷无齿轮毂电机;所述的一种多轮驱动电动车还可以包括一由一开关控制的继电器组,通过所述开关及其控制的继电器组能够同时改变所有驱动所述后轮的有刷无齿轮毂电机的电流流向,以实现倒车功能;所述的电子差速控制系统可以是申请号为200810185896.X的发明专利的文件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电子差速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用多个电机提供动力减小了单个电机的电流从而减少了发热,对电机和控制器的正常工作有利;(二)由于在过载时能增加提供动力的电机的数量,增强了车的爬坡能力;(三)由于使用了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子差速控制系统提高了车在各种复杂路况条件下行驶的安全性。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爬坡能力更强,更加安全可靠的多轮驱动电动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自动换挡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轮电子差速控制系统;2、后轮电子差速控制系统;3、后轮电子差速控制系统;11、前轮;12、前轮;21、后轮;22、后轮;31、后轮;32、后轮;S1、施密特反向器;S2、施密特反向器;VD0、二极管;VD1、二极管;VD2、二极管;VD3、二极管;VD4、二极管;VD2n-1、二极管;VD2n、二极管;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6、电阻;R7、电阻;C1、电容;I1、转矩信号输入端;I2、转矩信号输入端;I3、转矩信号输入端;I4、转矩信号输入端;I2n-1、转矩信号输入端;I2n、转矩信号输入端;Hi、整车调速控制信号输入端;Ho、前轮调速控制信号输出端;E1 2、12伏电源正极;地、12伏电源负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一)下面结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和举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匡斌,未经匡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34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卫生巾包装盒
- 下一篇:喷液枪枪管与枪体之间的连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