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混炼胶料的生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56550.9 | 申请日: | 2009-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7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许广森;杜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轮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B7/00 | 分类号: | B29B7/00;B29C43/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500 山东省青岛市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混炼 胶料 生产 方法 | ||
1.一种低温混炼胶料的生产方法,设置有一台用于低温混炼和排料的密炼机,在密炼机下方依次连接有,
一台用于接胶降温和混炼的1#开炼机,
至少2台并联连接、用于补充低温混炼和加硫混炼的开炼机组,以及,
一台连接后续胶片冷却生产线的8#开炼机,
胶料在密炼机中投胶混炼,达到工艺要求温度后被排到1#开炼机进行捣胶降温,再经过输送装置被输送到开炼机组中的1台开炼机中进行补充混炼,补充混炼后的胶料被输送至8#开炼机进行下片处理,
开炼机组中的其他开炼机接收1#开炼机输送来的胶料后,采用相同的补充混炼并依次汇集到8#开炼机进行下片处理,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密炼机中,将称量好的炭黑、油料和除终炼胶药品以外的其它配合剂、生胶一并加入,以进行逆混式混炼;
对于配方中不含有白炭黑和硅烷偶联剂的胶料,控制密炼机的排胶温度在130至135℃之间;
对于配方中含有白炭黑和硅烷偶联剂的胶料,控制密炼机的排胶温度在140至14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混炼胶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密炼机中,对于配方中含有白炭黑和硅烷偶联剂的胶料,在投入白炭黑和硅烷偶联剂以后,控制胶料混炼温度140至145℃之间的持续时间为3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温混炼胶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密炼机中,当混炼温度在120℃以下时,转子采用45rpm以上的转速、上顶栓压力控制在0.5Mpa;
当混炼温度达到120℃以上时,转子采用30至35rpm的转速、上顶栓压力控制在0.3Mp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温混炼胶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1#开炼机中,采用变频调速、液压自动调距的辊筒对胶料进行机械剪切与降温处理,并且控制处理周期在3分钟之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温混炼胶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混炼的生产工艺具有以下步骤,
第1步,将称量好的炭黑、油料和除终炼胶药品以外的其它配合剂、生胶一起加入密炼机上辅机中进行混炼;变速混炼方式,选用4棱NST转子,转子转速控制在6-60rpm之间;控制上顶栓压力在0.6Mpa以下并可根据胶料配方和混炼工艺进行调节;当上述固体粉料投进到密炼机中以后,当混炼温度在120℃以下时,转子采用45rpm以上的转速、上顶栓压力控制在0.5Mpa;当混炼温度达到120℃以上时,转子采用30至35rpm的转速、上顶栓压力控制在0.3Mpa;控制软化油等油料在粉料之后被投入到密炼机中;
对于配方中不含有白炭黑和硅烷偶联剂的胶料,控制密炼机的排胶温度在130至135℃之间;对于配方中含有白炭黑和硅烷偶联剂的胶料,控制密炼机的排胶温度在140至145℃之间;
第2步,从密炼机排下的胶料被排至1#开炼机进行下片处理,以进行补充混炼;捣胶3-5个来回,使胶料尽可能降低温度,胶料在1#开炼机的混炼时间控制在3分钟之内;
在1#开炼机中,采用变频调速、液压自动调距的辊筒对胶料进行机械剪切与降温处理,辊筒速比为1∶1.09且前、后辊筒均为钻孔平辊;
为使从密炼机排下的块状胶料尽快地粉碎成片状,在开始时采用快速、大辊距炼胶状态,当全部胶料通过1-2次开炼机辊隙后,降低辊筒转速和辊距;
第3步,胶料从1#开炼机被输送至开炼机组的第1台开炼机中,
胶料在这一台开炼机中继续补充混炼,温度降至100℃以下时,补充混炼与冷却过程结束,开始加硫化体系母料,此台开炼机的辊筒速比为1∶1.14,其它各种工艺参数与1#开炼机相同;整个过程均需采用捣胶器进行捣胶,胶料在此台开炼机的混炼周期控制在16-18分钟之间;
第4步,胶料被输送至8#开炼机进行下片处理,在8#开炼机中继续降温混炼;采用前、后辊均为中空冷却结构的辊筒,先将辊距调节至5-6mm之间,待全部胶料均通过一遍辊隙后,再将辊距调至3-4mm之间进行混炼操作,约经历1.5-2.0分钟以后将辊距调节至6mm左右;
排胶流片进隔离剂水槽冷却,随后胶片被输送至胶片冷却生产线进行降温、风干、摆片并最终输送至储存区,至此从密炼机上排下的一车胶料终炼完成。
从密炼机排下的其他车次的胶料,分别通过1#开炼机顺序地输送至并联的其他开炼机中,并联的开炼机各自继续进行补充混炼,不同车次的胶料最终各自被输送至8#开炼机进行下片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赛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655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卸载重汽车的车厢结构
- 下一篇:一种卧式平转单体分布定子磁动力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