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榆黄蘑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17777.2 | 申请日: | 2009-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3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施溯筠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边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1/29 |
| 代理公司: | 延边科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104 | 代理人: | 柳明哲 |
| 地址: | 133002 吉林省延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榆黄蘑 饮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榆黄蘑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榆黄蘑又名金顶侧耳、金顶蘑,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 侧耳属。榆黄蘑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营养 丰富,口感细嫩鲜美,气味清香。此外,榆黄蘑还可入药,有滋补健身、化痰定喘、 平肝健胃、降压减脂等疗效。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榆黄蘑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 自由基、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榆黄蘑作为一种食用菌,营养价值高,深受人 们喜爱。而我国至今几乎没有成型的榆黄蘑饮料生产,一般只将榆黄蘑作为菜肴使 用,或者将榆黄蘑加工成干片加入食品中。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生 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饮料需求会越来越大,果蔬饮料的比重也逐渐在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发榆黄蘑的应用,进行配伍合理,从而使其营养 更加丰富,起到保健作用的榆黄蘑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榆黄蘑饮料,它按以下重量组分组成:
榆黄蘑80-120,五味子5-9,菊花2-6,白砂糖50-70,水700-900,
并通过以下过程制得:榆黄蘑、五味子和菊花分别通过用水浸提取得汁液,合 并汁液,加入明胶溶解放置脱涩,经离心后取上清液,加入白砂糖搅拌,之后兑水 稀释,灭菌,冷却。
一种榆黄蘑饮料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制备:
选择新鲜、无霉变、无病虫害的榆黄蘑,以4倍量的水在40-60℃浸提2次, 每次2h,五味子和菊花分别以40倍的水在60-80℃浸提2次,每次1h,用400-600 目滤网过滤,分别制得榆黄蘑汁液、五味子汁液、菊花汁液;
将提取的榆黄蘑汁液、五味子汁液、菊花汁液合并,然后加入0.8%重量的明 胶搅拌溶解,常温下放置过夜,进行脱涩,溶液经离心后取上清液,按比例加入白 砂糖搅拌,然后按比例兑水稀释;
灭菌,分段冷却,形成该饮料。
本发明中的榆黄蘑为鲜榆黄蘑子实体,五味子为果实干重,菊花为干重。
本发明中的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序为传统植物饮料。菊花不仅具 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功效。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菊花具有清热 解毒、平肝明目、消疲怡神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菊花具有抗菌、抗氧化、 清除生物体内自由基、降血脂、抗心血管疾病等功能。
本发明中的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敛肺生津、益胃 养心、收敛固涩、滋补强壮等功效,是常用中药之一,可与多种中药配伍组方。五 味子的有效成分主要为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以及挥发油、多糖等,具有保肝降 酶、增加免疫力等药理作用。
本发明中的榆黄蘑性甘、温,菊花为性味甘、苦,微寒,五味子性酸、甘、温, 三者在性味上相须相使,且三者在消疲、滋补强壮方面具有类似的保健功能和药理 作用。因此,本发明以榆黄蘑、菊花和五味子按适当比例配制榆黄蘑饮料,加强榆 黄蘑的营养价值的利用,开发一种携带方便、安全、口感好、营养丰富榆黄蘑饮料。
将制得的榆黄蘑饮料送至延边大学检测中心检测,运用ICP-MS,测得重金属 含量结果为,Pb=0.012mg/L,Cd=0.014mg/L。
通过本实验室检测依上法制作的榆黄蘑饮料每ml含量中含有多糖大于 30.69mg、蛋白质大于2.19mg,pH为3.4-3.9。
通过本实验室研究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发现,小鼠未出现小鼠死亡现象,无中毒 现象。说明榆黄蘑饮料为无毒级饮品。
本发明采用天然原料,不加任何色素香料,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
本实验室通过给昆明种小鼠服用榆黄蘑饮料30天,实验结果发现,榆黄蘑饮 料能够增强小鼠耐缺氧和抗疲劳作用,并且能够抑制小鼠S180肿瘤和拮抗环磷酰胺 对小鼠的毒副作用。
1.榆黄蘑饮料缓解运动性疲劳的实验
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3个榆黄蘑饮料组,每组10只。3个榆黄磨饮料组分别 用含榆黄蘑生药量83、165和330g·L-1的榆黄蘑饮料(0.1ml·10g-1体重),空白组 用等量的蒸馏水灌胃。灌胃30天,检测各项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边大学,未经延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77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楼顶屋面泡沫隔热板
- 下一篇:楼梯立柱组合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