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金属薄片和塑料结合成的盒形体的成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64367.6 | 申请日: | 2009-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2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 发明(设计)人: | 郭俊杰;雷晓明;田国兵;林和森;谢千辉;肖培;赖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B21D21/00;B29C45/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薄片 塑料 结合 形体 成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器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由金属薄片和塑料结合成的盒形体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金属薄片和塑料结合成的盒形体-聚合物电池壳”的成型方法,是将平整的金属薄片定位在模腔内注塑成型,得到一个金属薄片与塑料的结合盒形体。这种做法的缺点在于,金属薄片抗弯强度差、热涨冷缩系数非常小,而塑料在注塑冷却时收缩变形大,两者结合在一起时金属薄片就会受塑料的收缩而产生翘曲变形,聚合物电池壳平面度在1.2mm左右,严重影响聚合物电池壳的装配和外观。
现有的另一种减小“金属薄片和塑料结合成的盒形体-聚合物电池壳”变形的方法,则是将金属薄片的四边折弯成盒形状,并设置加强筋,再放置到塑料模型腔内注塑成型得到盒形体,这种方法成形的电池壳抗弯能力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增强,但还是不足以克服塑料的收缩力,聚合物电池壳的平面度只能达到0.5--0.8mm左右,还是影响聚合物电池壳的装配和外观。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金属薄片和塑料结合成的盒形体-聚合物电池壳”的成形方法和工艺,是不能达到平面度小于0.2mm的要求的,急待进一步改善。为了达到聚合物电池壳的平面度小于0.2mm的要求,相关厂商积极谋求解决之道。因此,如何设计一套新的成型方法来控制聚合物电池壳的平面度达到0.2mm以内的要求,就成为了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由金属薄片和塑料结合成的盒形体的成型方法,该成型方法用于控制塑料收缩引起的金属薄片变形使盒形体达到小于0.2mm平面度的要求。
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是这样解决的:提供一种由金属薄片和塑料结合成的盒形体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金属薄片和塑料结合成的盒形体的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选择厚度在0.1mm-0.3mm之间不锈钢片,将该不锈钢片折弯成金属盒形体,并使不锈钢盒形体的整个平面向内凸成弧形曲面;
B、将该不锈钢盒形体定位到和其形状相同的塑料模具型腔内,注射塑料材料填充模腔,冷却后得到不锈钢片与塑料结合而成的盒形体。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由金属薄片和塑料结合成的盒形体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不锈钢盒形体为由不锈钢片四边折弯或三边折弯所形成的。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由金属薄片和塑料结合成的盒形体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不锈钢盒形体凸成弧形曲面的高度在0.3mm-1mm之间。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由金属薄片和塑料结合成的盒形体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的塑料模具型腔在X和Y两方向上做成与不锈钢盒形体相同或类似的形状。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由金属薄片和塑料结合成的盒形体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的塑料材料为PC塑料。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由金属薄片和塑料结合成的盒形体的成型 方法可以有效补偿由于塑料收缩大和金属薄片收缩小而引起的变形,使得由金属薄片和塑料结合成的盒形体的平面度可控制在0.2mm以内。
附图说明
图1为由金属薄片和塑料结合成的盒形体的成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所提供的由金属薄片和塑料结合成的盒形体的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选择厚度在0.1mm-0.3mm之间不锈钢片,将该不锈钢片折弯成金属盒形体,并使不锈钢盒形体的整个平面向内凸成弧形曲面;B、将该不锈钢盒形体定位到和其形状相同的塑料模具型腔内,注射塑料材料填充模腔,冷却后得到不锈钢片与塑料结合而成的盒形体。
在步骤A中所述不锈钢盒形体为由不锈钢片四边折弯或三边折弯所形成的;在步骤A中所述不锈钢盒形体凸成弧形曲面的高度在0.3mm-1mm之间。
在步骤B中所述的塑料模具型腔在X和Y两方向上做成与不锈钢盒形体相同或类似的形状;在步骤B中所述的塑料材料可以采用PC塑料或其他种类的塑料材料。
下面以聚合物电池壳为例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由金属薄片和塑料结合成的盒形体的成型方法做更为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43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电池极片激光切割系统
- 下一篇:运动鞋双排系带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