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辆自动防撞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89189.3 | 申请日: | 2008-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01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庆斌 |
| 主分类号: | B60R19/42 | 分类号: | B60R19/4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松涛 |
| 地址: | 5260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辆 自动 装置 | ||
1、一种机动车辆自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回转体(1)、架座(2)、缓冲层(3)组成,架座(2)安装在车体(7)的外围,缓冲层(3)设在架座(2)内或架座(2)与车体(7)之间或回转体(1)上;在架座(2)上安装有多个回转体(1),多个回转体(1)分布在架座(2)的外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自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体(1)沿车体(7)外围竖向排列成闭合的弧线形,相隔合适间距的回转体(1)排列成一排或上下两排或多排,上下排之间回转体(1)相互错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自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体(1)上设有皮带(6),回转体(1)和皮带(6)的表面设有凹槽或凸凹不平的花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自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座(2)是由多个连杆(4)和多个固定轴(5)组成,多个连杆(4)之间采用铰链连接或滑动连接或固定连接,固定轴(5)设在连杆上,在架座(2)中的固定轴(5)上安装有回转体(1);在架座(2)上设有架座的折合或伸缩装置,是由位于架座(2)与车体(7)之间的能使架座(2)回收的复位弹簧(8)和可将架座(2)展开的充气式缓冲层(3)组成;或者所述架座(2)的折合或伸缩装置是由动力装置、转轴架组成,位于车体(7)的动力装置带动转轴架,转轴架带动架座(2)折合或伸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自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层(3)可以是充气式缓冲层或蜂窝式缓冲层或实心弹性胶体式缓冲层或弹簧垫式缓冲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车辆自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式缓冲层,在充气式缓冲层上还设有保护层和安全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动车辆自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式缓冲层采用气泵或发动机尾气充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自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架座(2)与车体(7)之间还设有转动收缩或滑动收缩的修饰衬边(12),修饰衬边(12)的一侧与架座(2)固定连接,另一侧与车体(7)铰链连接或与车体(7)上的轨道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自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架座(2)或车体(7)上还设有传感器;传感器与刹车控制系统或安全控制系统相连或音响示警及危险信号灯相连;传感器可以是惯性式机械开关或微动开关或压力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自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座(2)分为车头车尾段(13)、车轮段(14)、车侧段(15)、弧顶圆柱体(10),车头车尾段(13)安装在车体(7)车头端、车尾端处,在车轮侧位置有与车轮(11)转轴平行的回转体(1);车轮段(14)安装在车轮(11)的外侧,在车轮侧有与车轮(11)转动方向相同的回转体(1);车轮段(14)与车体(7)转动连接,能随方向车轮(11)摆动;车侧段(15)安装在车体(7)左右两侧处;弧顶圆柱体(10)安装在车轮(11)上,弧顶圆柱体(10)上设有回转体(1)或栅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庆斌,未经刘庆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918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