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锂离子传导的储能电池及制作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03938.8 | 申请日: | 2008-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4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颜剑;张熙贵;刘浩涵;李佳;夏保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M10/36 | 分类号: | H01M10/36;H01M10/40;H01M4/58;H01M10/3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振甦 |
| 地址: | 20005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锂离子 传导 电池 制作方法 | ||
1、一种基于锂离子传导的储能电池,由含锂盐的非水溶液构成电解液,其特征在于由钛酸锂构成负极主体活性物质,由锰酸锂或磷酸亚铁锂构成正极主体活性物质。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锂离子传导的储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锂盐的非水溶液电解液为1M六氟磷酸锂的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和碳酸甲乙酯,其中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和碳酸甲乙酯的体积比为1:1:1。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锂离子传导的储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正极主体活性物质或负极主体活性物质涂敷在铝箔两面,构成正极片或负极片。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锂离子传导的储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厚度为15-30μm。
5、制作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锂离子传导的储能电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步骤是:
a)将聚偏氯氟乙烯粘结剂加入到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中,经搅拌溶解后压制成胶液;
b)将正极主体活性物质或负极主体活性物质、碳黑、粘结剂按质量百分比为70-95%:20-20%:3-10%的比例加入到步骤a制备的胶液中;搅拌均匀后涂布于铝箔两面构成电极片;所述的溶剂的质量为待加入的活性物质质量的0.5-2倍;
c)将步骤b制作的正电极片或负电极片真空烘干,辊压后裁切成正、负极片并由隔膜隔开后,经卷绕或叠片成电芯,装壳、焊接、注液、封口制成电池。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锂离子传导的储能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制成的电池为圆柱形电池或方形电池。
7、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锂离子传导的储能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单体电池经过分选后组成模块,再按储能需求将模块组装成电池组。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锂离子传导的储能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体电池的分选要求是容量偏差±1.0%、内阻偏差±0.3mΩ、充放电平台偏差±2mV和自放电率±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393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喇叭鼓纸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检测视频场序的方法和装置及视频处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