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II族氮化物半导体制造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71951.X | 申请日: | 2008-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8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 发明(设计)人: | 山崎史郎;平田宏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30B29/38 | 分类号: | C30B29/38;C30B1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胜有;刘继富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iii 氮化物 半导体 制造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III族氮化物半导体制造系统,更具体涉及基于利用碱金 属的助熔方法的III族氮化物半导体制造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基于Na(钠)助熔方法的III族氮化物半导体晶体生长方法。 该方法是在晶种表面上的GaN(氮化镓)晶体生长方法。该工艺是在几十 个大气压下使氮与保持在约800℃下的熔融的Na和Ga反应。
在基于Na助熔方法的晶体生长方法中,为了提高晶体均匀性和晶体 生长稳定性,采用诸如转动坩埚或转动晶种的方式(参见JP-A-2005-187317 和JP-A-2007-254161)。为了实现坩埚或晶种的转动,在支撑坩埚或晶种 的制造系统上设置有转轴。
然而,在该方法中,存在由于晶体生长期间蒸发的Na进入反应容器 和转轴之间的间隙所引起的问题。第一示例性问题是液化或固化的Na中 断转轴的转动。另一个示例性问题是转轴不能垂直上下移动。该缺陷使得 难以从反应容器中取出坩埚或晶体。特别是在Na固化的情况下,必须加 热转轴以使固化的Na熔融。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情况做出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中断转轴 转动和移动的III族氮化物半导体制造系统。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III族氮化物 半导体制造系统,其包括具有开口的反应容器;置于反应容器内部并容纳 有包括至少III族金属和碱金属的熔体的坩埚;支撑坩埚并具有通过所述 开口从反应容器内部延伸至反应容器外部的转轴的保持单元;覆盖转轴位 于反应容器外部的部分并在所述开口处连接至反应容器的转轴盖;位于反 应容器外部并调节转轴的转动驱动单元;连接至转轴盖并将包括至少氮的 气体供给至转轴和转轴盖之间的间隙中的供给管,其中所述气体与所述熔 体反应以生长III族氮化物半导体晶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III族氮化物半导体制造系统,其 包括具有开口的反应容器;置于反应容器内部并容纳有包括至少III族金 属和碱金属的熔体的坩埚;支撑晶种并具有通过所述开口从反应容器内部 延伸至反应容器外部的转轴的保持单元;覆盖转轴位于反应容器外部的部 分并在所述开口处连接至反应容器的转轴盖;位于反应容器外部并调节转 轴的转动驱动单元;连接至转轴盖并将包括至少氮的气体供给至转轴和转 轴盖之间的间隙中的供给管,其中所述气体、所述晶种和所述熔体反应以 生长III族氮化物半导体晶体。
在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方面中,尽管通常使用Na作为碱金属,但是 也可以使用K(钾)。此外,诸如Mg(镁)和Ca(钙)的碱土金属或 Li(锂)也可以混入。此外,含氮气体是指含有氮分子或氮化合物气体的 单一气体或混合气体并且可以包括不活泼气体例如稀有气体。
此外,除了连接至转轴盖的供给管以外,还可以设置连接至反应容器 的单个或多个供给管。
根据在本发明的第一或第二方面中阐明的本发明第三方面,转轴具有 第一磁体并且转动驱动单元具有第二磁体,从而通过第一和第二磁体之间 的磁耦合来转动和移动转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或第二方面,在晶体生长期间含有至少氮的气体不 断流入转轴和转轴盖之间的间隙中,从而可以防止蒸发的Na进入所述间 隙。因此,转轴的转动和移动不被中断。结果,提高了晶体均匀性,从而 可以制造高质量的III族氮化物半导体。此外,由于转轴的移动在晶体生 长后也不中断,因此可以利于取出坩埚或III族氮化物半导体晶体。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转动驱动单元的构造简单,并且可以 控制转轴使得反应容器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联系被转轴盖所切断。
根据在本发明的第二和第一方面中阐明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反应容器 具有包括内容器和外容器的双重结构。优选地,在外容器的内部和内容器 的外部安装加热器。优选地,外容器具有开口。优选地,所述开口由外容 器和内容器所共有。优选地,通过包含氮的气体对外容器的内部加压。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由于外容器31负责压力,而内容器32通过 反应容器30内部的加热器被加热,因此实现了高效的晶体生长。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实施方案1的III族氮化物半导体制造系统的构造。
图2示出实施方案2的III族氮化物半导体制造系统的构造。
图3示出实施方案3的III族氮化物半导体制造系统的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合成株式会社,未经丰田合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19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