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50%占空比时钟分频器电路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49759.0 | 申请日: | 2008-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9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 发明(设计)人: | C·威尔逊;D·A·伯克拉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K23/50 | 分类号: | H03K23/5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岳;张志醒 |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50 时钟 分频器 电路 方法 | ||
1.一种用于生成具有50%占空比的信号的时钟分频器,所述时 钟分频器包括:
信号修改电路(102),其可操作来提供可变时钟信号(110),其 中响应于所述信号修改电路的具有相应第一值的第一和第二控制信号 (218,232),所述信号修改电路修改包括第一和第二互补时钟信号 (106,108)的差分时钟信号,以生成所述可变时钟信号(110),此 外,其中所述可变时钟信号包括在每个第I周期中延长的时钟相位,I 为整数;以及
计数电路(104),其用于在保持50%占空比的同时,在每一次计 数了所述可变时钟信号(110)的I个周期时,改变输出信号(112) 的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成具有50%占空比的信号的时钟 分频器,其中所述信号修改电路(102)还可以使用所述第一互补时钟 信号(106)和所述第二互补时钟信号(108)来生成中间时钟信号, 所述信号修改电路(102)响应于具有所述相应第一值的所述第一控制 信号(218)来操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生成具有50%占空比的信号的时钟 分频器,其中所述信号修改电路(102)确保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互补时 钟信号之间进行改变的相位期间,所述可变时钟信号保持至VDD或GND 达所述相位持续时间,所述信号修改电路响应于具有所述相应第一值 的所述第二控制信号(232)来操作。
4.一种用于生成具有50%占空比的信号的时钟分频器,所述时 钟分频器包括:
用于提供可变时钟信号(224)的第一装置(202),其中在第一模 式中,用于提供所述可变时钟信号的所述第一装置修改两个互补时钟 信号(210,212)以生成所述可变时钟信号,所述可变时钟信号在每 个第I周期内具有被延长了时钟周期的相位,I为整数;
用于在每一次计数了所述可变时钟信号(228)的I个周期时改变 输出信号(256)的值的第三装置(206);以及
用于生成被所述第一装置(202)使用以提供所述可变时钟信号的 第一和第二控制信号(218,232)的第二装置(20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生成具有50%占空比的信号的时钟 分频器,其中用于提供所述可变时钟信号(228)的所述第一装置(202) 还可以使用所述两个互补时钟信号(210,212)的每一个来生成中间 时钟信号(224)。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生成具有50%占空比的信号的时钟 分频器,其中在第二模式中,用于提供所述可变时钟信号(228)的所 述第一装置(202)通过所述互补时钟信号(210,212)之一作为所述 可变时钟信号(228)。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生成具有50%占空比的信号的时钟 分频器,其中所述第一模式提供了所述互补时钟信号(210,212)的 以奇数的分频并且所述第二模式提供了所述互补时钟信号的以偶数的 分频。
8.一种生成具有50%占空比的时钟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差分时钟信号以提供可变时钟信号,其中在第一模式中使用 所述差分时钟信号包括修改包括第一和第二互补时钟信号的所述差分 时钟信号以生成所述可变时钟信号,此外,其中所述可变时钟信号包 括在每个第I周期中延长的时钟相位,I为整数;以及
在每一次计数了所述可变时钟信号的I个周期时,改变输出信号 的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成具有50%占空比的时钟信号的方法, 其中使用所述差分时钟信号以提供所述可变时钟信号包括,在所述第 一模式中,还可以使用所述第一互补时钟信号和所述第二互补时钟信 号以生成中间时钟信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成具有50%占空比的时钟信号的方法, 其中使用所述差分时钟信号以提供所述可变时钟信号还包括,在所述 第一模式中,确保所述可变时钟信号的相位保持至VDD和GND之一达 预定相位持续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普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惠普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975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