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水性树脂粒子的制备方法和通过该方法得到的吸水性树脂粒子有效
| 申请号: | 200780014530.X | 申请日: | 2007-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6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 发明(设计)人: | 半田昌良;绳田康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8F2/18 | 分类号: | C08F2/18;C08F20/06;B01J20/2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 娟;孙秀武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水性 树脂 粒子 制备 方法 通过 得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水性树脂粒子的制备方法。具体而言,涉及具有合适的粒度、窄粒度分布、高粒子强度、优良的加压下吸水容量等作为可适用于卫生材料的吸水剂的性质的吸水性树脂粒子的制备方法和通过所述方法得到的吸水性树脂粒子。
技术背景
吸水性树脂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卫生用品(纸尿布、生理用品等);如保水剂、土壤改良材料等的农业园艺材料;工业和建筑材料(截水剂、防结露剂等)等的各种领域。在这些领域中,所述树脂特别常用于纸尿布、生理用品等的卫生材料。
作为吸水树脂,已知例如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物的水解产物、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中和产物、醋酸乙烯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皂化产物、聚丙烯酸的部分中和产物等。
通常,作为吸水性树脂所需具有的性质可列举高吸水量、优良的吸水速度、吸水后的高凝胶强度等。特别是作为用于卫生材料用吸收体的吸水性树脂所需具有的性质,在高吸水量、优良的吸水速度、吸水后的高凝胶强度之外,还可列举优良的加压下吸水容量、合适的粒度、窄粒度分布、已吸收的物质往吸收体外部渗漏少、已吸收的物质对吸收体内部的扩散性优良等。
而且,近年来随着用于一次性纸尿布、生理用卫生巾等卫生材料的吸收体的轻薄化和生产线的高速化,要求吸水性树脂粒子即使受到目前未设想到的高压力或强冲击,粒子也不会被破坏,即高粒子强度。
例如,一次性纸尿布用的吸收体通常是通过在被称为圆筒挤浆机(drum press)设备上,将吸水性树脂粒子和纤维状纸浆在空气中混合的同时抽吸到金属筛网上层积制造的。随后,通过辊压机等压缩吸收体以保持其形状并提高强度。在薄吸收体的制造中,由于以高于传统压力压缩,而且减少了纸浆使用量,因此若对吸水性树脂粒子施加大作用力,粒子易于被破坏。
而且,为了提高生产能力,通过推行吸收体生产线的高速化,在上述圆筒挤浆机内,将吸水性树脂粒子碰撞金属筛网及其周围的支持板的速度高速化,由于受到强于传统的冲击,粒子易于被破坏。
若吸水性树脂粒子被破坏,其吸水性能会降低,因此需要抗碰撞的粒子强度高、吸水性能不会降低的吸水性树脂粒子。
主要通过将水溶性烯属不饱和单体反相悬浮聚合或水溶液聚合来制备吸水性树脂。但是,传统的反相悬浮聚合法有难于制造大粒度的吸水性树脂粒子、难以得到可用于卫生材料的合适的粒度的缺点。
因此,为了得到大粒度的吸水性树脂粒子,已提出若干个制造技术。已提出例如,在使用反相悬浮聚合的制备方法中,通过聚合第1阶段单体生成吸水性树脂粒子后,冷却,在表面活性剂析出的状态下,再次向混悬有第1阶段的聚合物粒子的聚合反应溶液中添加单体,通过将所述物质聚合,得到大吸水性树脂粒子的方法(专利文献1);通过聚合第1阶段单体生成吸水性树脂粒子后,再次向混悬有聚合物粒子的聚合反应溶液中添加单体,通过将所述物质聚合,使第1阶段聚合物粒子附聚的方法(专利文献2);通过聚合第1阶段单体生成吸水性树脂粒子后,向混悬有聚合物粒子的聚合反应溶液中添加HLB7以上的特定的表面活性剂,再次添加单体,通过将所述物质聚合,得到大吸水性树脂粒子的方法(专利文献3);通过聚合第1阶段单体生成吸水性树脂粒子后,在无机粉末的存在下, 再次向混悬有聚合物粒子的聚合反应溶液中添加单体,通过将所述物质聚合,得到大吸水性树脂粒子的方法(专利文献4)等。
但是,尽管通过这些技术可得到大的粒度的吸水性树脂,但是不能充分满足对合适的粒度、窄粒度分布、高粒子强度、优良的加压下吸水容量的要求。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22730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1750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1261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9-778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合适的粒度、窄粒度分布、高粒子强度、优良的加压下吸水容量等作为用于卫生材料的吸水剂所需合适特性的吸水性树脂粒子的制备方法和通过所述方法得到的吸水性树脂粒子。
解决问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精化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精化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45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粘合剂和使用该粘合剂的叠层体
- 下一篇:IV型胶原样免疫反应性多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