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沼气脱硫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310647.X | 申请日: | 2007-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42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 发明(设计)人: | 高新星;赵立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新星;赵立欣 |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B01J10/00;C07C7/148;C07C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6北京市朝阳区麦***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沼气 脱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脱硫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有液体脱硫剂的卧式沼气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由甲烷(CH4)、二氧化碳(CO2)、硫化氢(H2S)、氨气(NH3)以及其他一些成分组成。其中硫化氢(H2S)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有毒气体,其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SO2)对燃气装置有腐蚀作用,同时还带来了严重的大气污染。目前户用沼气家庭中常用的沼气液体脱硫装置一般是如附图1所示的立式结构,其脱硫原理如附图1所示:沼气以初始压力P进入脱硫瓶3的左侧进气管1,气体进入容重为r的液体脱硫剂后以气泡的形式存在,随后在浮力的作用下加速上升,最终由出气口4排出。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其表面和液体脱硫剂发生接触,气体中的硫化氢(H2S)与脱硫剂发生化学反应而被部分去除。该种类型脱硫装置由于脱硫瓶瓶体高度h一定,气泡在脱硫瓶中的停留时间较恒定,沼气无法和脱硫剂进行充分的接触,所以要提高此类装置的脱硫效率,只有通过加高脱硫瓶瓶体高度h才能达到延长气液接触时间的目的,但是加高瓶体高度h带来的后果就是出口压力P0的下降(注:P0=P-rh),从而影响后续的供气压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延长气液接触时间、加大气液接触面,提高脱硫效率的盛装液体脱硫剂的卧式沼气脱硫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显著减少压力损失、且加工工艺简单的盛装液体脱硫剂的卧式沼气脱硫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装有液体脱硫剂的脱硫瓶、进气口、出气口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硫瓶中设有三块斜向挡板,且挡板依次交错排列,在脱硫瓶中形成一个反“Z”字型的通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本装置采用卧式结构,脱硫瓶瓶体高度h’低于现有立式装置中的脱硫瓶瓶体高度h,所以其压力损失比立式装置的压力损失小;脱硫瓶中的三块挡板将瓶中的空间隔离成一个反“Z”字型的折线通路,确保气体能经过相对更长的行进流程,延长气液接触时间。同时,气体折线式的前进方式能更有效地扰动液体,使气液充分接触,提高脱硫效率;另外,较之同类型的卧式液体脱硫产品,本实用新型的内、外结构更简洁,加工工艺更简单,便于以后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的立式脱硫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脱硫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参见附图2,本实用新型由脱硫瓶3、液体脱硫剂2、以及进气口1和出气口4组成。为了在降低装置高度的同时,能有效增加气体在瓶内的行进长度,本实用新型适当增加了脱硫瓶的宽度,同时,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脱硫瓶3中设有挡板5、挡板6、挡板7,三块挡板材质以及和水平面偏离的角度均一样,其中挡板5和挡板7与水平面逆时针形成夹角,夹角在15°-20°之间,挡板6则与水平面顺时针形成夹角,夹角也在15°-20°之间。三块挡板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脱硫瓶3内部形成一个反“Z”字型的折线通路。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由于脱硫瓶3中已经形成了较长的通路,相对于现有的立式脱硫装置的瓶体高度,本实用新型的瓶体高度h’可以大幅降低,从而使得出气口4处的压力P0上升(注:P0=P-rh’),减少了压力损失。同时,为了加大气液接触概率以及加长气体行进流程,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脱硫瓶3中设有挡板5、挡板6、挡板7。附图2为设置了三个挡板的实施例示意图。气体从进气口1进入脱硫瓶3的下通道后向左流动,在挡板5以及浮力的综合作用下,气体沿挡板5的下表面斜向右上方运动。当气体到达挡板5、6的交汇处时,由于挡板6的阻挡,气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在挡板6以及浮力的综合作用下,沿挡板6的下表面斜向左上方运动。当气体抵达挡板6、7的交汇处时,重复上述过程,沿挡板7的下表面斜向右上方运动,最终由出气口4排出。气体在流动过程中方向的两次偏转,能有效地搅动液体,使气体和液体脱硫剂充分接触,提高脱硫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内部相对较长的行进通道也能提高脱硫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新星;赵立欣,未经高新星;赵立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106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玻璃门
- 下一篇:无线应急移动平台的数据快速可靠传输与接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