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门自动开关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95045.7 | 申请日: | 2007-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33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 发明(设计)人: | 范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良文 |
| 主分类号: | E05F15/12 | 分类号: | E05F15/12;B60J5/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英兰 |
| 地址: | 3002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 车门 自动开关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控制机构,特别涉及一种机动车门自动开关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汽车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中,虽然汽车的各方面性能在不断改进提高,但车门作为汽车的基本构成,却始终延续着手动开关的方式。由于采用手动开关方式,因此需用力开关车门,长此以往易造成车门磨损,同时用力开关车门易夹碰乘车人的身体,特别对于年老体弱及年幼的乘车人,更加不便且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机动车门自动开关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动车门自动开关机构,其特征包括转动轴、条形电动机、滑道、连杆、齿轮、弧形齿状轨道;位于车门门轴一侧的车门底框上垂直设有转动轴,穿过车门底框的转动轴下端连接设于车体底部的条形电动机一端,条形电动机另一端与设有的齿轮连接,齿轮与定位于车体底部的弧形齿状轨道啮合转动;所述弧形齿状轨道以转动轴底部与条形电动机连接端为圆心,以条形电动机长度为半径定位,水平固定在车体底部,限位条形电动机连接的齿轮在弧形齿状轨道上来回转动运行;车门内侧下部平行设有滑道,设有的连杆一端与转动轴上端连接,连杆另一端与车门滑道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灵敏,性能可靠,价格低廉,实用性强。采用人性化设计无需手动开关车门,避免对车门的磨损和对身体的夹碰,使驾乘人员使用更加安全、舒适,应用非常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于车体开启车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于车体关闭车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门底框,2转动轴,3条形电动机,4滑道,5连杆,6齿轮,7弧形齿状轨道,8车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详述如下:
参见图1、图2,一种机动车门自动开关机构,其特征包括转动轴2、条形电动机3、滑道4、连杆5、齿轮6、弧形齿状轨道7;位于车门8门轴一侧的车门底框1上垂直设有转动轴2,穿过车门底框1的转动轴2下端连接设于车体底部的条形电动机3一端,条形电动机3另一端与设有的齿轮6连接,齿轮6与定位于车体底部的弧形齿状轨道7啮合转动;或采用电动机驱动连杆两端分别与转动轴2和齿轮6连接。所述弧形齿状轨道7以转动轴2底部与条形电动机3连接端为圆心,以条形电动机3长度为半径定位,水平固定在车体底部,限位条形电动机3连接的齿轮6在弧形齿状轨道7上来回转动运行。车门内侧下部平行设有滑道4,设有的连杆5一端与转动轴2上端连接,连杆5另一端与车门滑道4滑动配合,且滑道4限位连杆5一端来回滑动配合,不脱离滑道4。连杆5与车体底部的条形电动机3形成一定的角度,其角度的大小取决于车门8开关的程度。
车门开启参见图1,当电动机顺着弧形齿状轨道向箭头方向运行时,车门8即开启。
车门关闭参见图2,当电动机顺着弧形齿状轨道向箭头方向运行时,车门8即关闭。
使用时,通过按钮或遥控器启动电动机运行控制开关车门,即通过控制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即可自动开关车门,非常方便。
上述参照实施例对该机动车门自动开关机构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良文,未经范良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50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动高压黄油枪柱塞泵体
- 下一篇:一种防随意转动拆下头部而发生事故的油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