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全分析系统非接触电导与荧光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7999.0 | 申请日: | 2007-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69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缵光;刘翠;李偶连;蓝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G01N27/00;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275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析 系统 接触 电导 荧光 检测 装置 | ||
1.一种微全分析系统非接触电导与荧光检测装置,包括芯片(1)、非接触电导电极(2,3)、非接触电导测量装置(4)、荧光检测装置(5),芯片(1)上设有分离通道(6),非接触电导电极(2,3)位于分离通道(6)侧位并接往非接触电导测量装置(4),其特征是,荧光检测装置(5)的激发光源(7)的光路和检光元件(8)的入射光路对准芯片分离通道(6)上于两个非接触电导电极(2,3)之间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全分析系统非接触电导与荧光检测装置,其特征是,荧光检测装置(5)的激发光源(7)为发光二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全分析系统非接触电导与荧光检测装置,其特征是,荧光检测装置(5)的检光元件(8)为光敏二极管、光电倍增管或光子计数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799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学童汽车座椅
- 下一篇:高频热粘合透气透湿薄膜滑雪内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