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车花毂的驱动座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98508.7 | 申请日: | 2007-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8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 发明(设计)人: | 威廉·布列尔·修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廉·布列尔·修克 |
| 主分类号: | F16B3/00 | 分类号: | F16B3/00;F16H55/30;B62M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美国佛罗里***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驱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变速齿轮驱动系统,特别是使用在传动车轮的栓槽轴驱 动座及扣链齿相接的部位的结构。
背景技术
自行车的变速系统主要包含有飞轮、大齿盘、变速器、链条、变速拨杆、 钢索等组件;利用各所述的大齿盘及飞轮前后不同齿数的组合变化,以变速器 导引并调整链调位置在不同的齿片上,而切换至适当的速比及效率,配合路况 进而达到舒适骑乘的目的。
使用链轮传动装置的变速自行车具有多重扣链齿接设在后轮的结构已行的 多年,目前则趋向在使用一栓槽轴驱动座在后轮花毂部位以承受多个驱动扣链 齿轮;近年来,扣链齿轮的数量在接设数量越来越多且其厚度尺寸越来越小以 迎合有限的栓槽轴驱动座空间,因此除了变速比方面的加强外,业界同时朝向 轻量化及重量的减轻以迎合高性能自行车的必要趋势。
常见具有齿条的驱动座是嵌设在扣链齿轮上的凹槽,其材质的应用上又可 分为钢制及铝合金。现有驱动座60结构,请参照图5及图7,(中国台湾第 94140104号发明专利所揭示的“用于脚踏车传动的后链轮”),所述的结构包 含有:一管状部分70,其具有一外侧表面72,所述的外侧表面72具有复数个 延伸在一轴向方向上的链轮啮合齿条74,以在所述的齿条74之间界定复数个链 轮啮合凹沟76;及一靠接表面80,其被设置在所述的齿条76的至少一齿条的 一端且面向一第一方向,以限制一链轮的轴向运动,所述的凹沟76具有底部表 面82,所述的底部表面82沿着一相对于所述的第一方向的相反的轴向方向延伸 超过所述的靠接表面80。
上述结构中,其主要在现有有限的空间以及不影响强度的条件下,可增加 链轮数量以达到最佳化变速性能。但是,较新式且薄的驱动座其齿条凸肋则容 易使材质较软的轻量化的高性能铝制链轮受到割伤或损坏;此外,如使用钢材 质的传动座虽无损伤的疑虑,但其重量相较于铝制者较重且不符合轻量化的高 性能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花毂的驱动座 结构,可保护铝制驱动座的齿条部位,并使其可承受扣链齿轮的高接触负载, 利用较硬材质的所述的插件的设置所形成所述的强化肋,以分散来自所述的轮 毂嵌设旋转时的大面积接触,所产生高负载扭矩力,可有效降低构件间的损坏, 同时可增加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行车花毂的驱动座结构,是设在一轮毂的一侧,其特征在于,其包 含有:
一驱动座,是呈阶梯状环体,其具有一外径较小的传动部,传动部的外径 缘环设有若干传动条及至少一个断续凸条,所述的传动条与断续凸条分别沿所 述的驱动座轴向延伸一预设长度,其中所述的断续凸条是具有至少一沟槽的间 断凸缘状;
一插件,嵌设并贴合在所述的断续凸条上,且共同形成一预定宽度的一强 化肋。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是利用具有较硬材质的插件设置所形成强化肋,可降低构件间因旋 转传动所造成磨耗的情形,进而可增加使用寿命。
2.本发明具有较佳可承受来自轮毂因旋转作动所产生的高负载扭力,以增进 传动效益。
3.本发明中,所述的插件是以嵌设方式设在驱动座的凸条上,且具有零件可 替换性,同时也可降低零件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设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断续凸条的断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现有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现有结构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一;
图7为现有结构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10-驱动座;11-传动部;12-传动条;13-断续凸条;131-沟 槽;20-插件;21-舌部;22-接合部;23-贴合面;24-外缘面;30-强化肋;31-冲 击面;40-轮毂;50-链轮组;60-驱动座;72-外侧表面;74-齿条;76-凹沟;70- 管状部份;80-靠接表面;82-底部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廉·布列尔·修克,未经威廉·布列尔·修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85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