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叉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88528.9 | 申请日: | 2007-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4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 发明(设计)人: | 友永隆男;村上阳亮;竹花大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昭和 |
| 主分类号: | B62K21/02 | 分类号: | B62K21/02;B62K25/08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建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前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前叉。
背景技术
作为前叉,具有如实开平2-138246(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前叉,该前叉将车轴侧管螺接在车轴托架上,并将减震筒的下端夹持在车轴托架和车轴侧管的下端之间,在减震筒的下端侧内部收纳安装减震力发生装置(底阀部)。
在专利文献1的前叉中,由于减震力发生装置收纳安装在减震筒的内部,因此减震力发生装置的减震特性的设定改变(片阀的个数、板厚等),必须分解前叉并将减震筒从车轴托架卸下,是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叉,可以简单地对减震力发生装置的减震特性进行设定改变。
本发明为一种前叉,将车轴侧管螺接在车轴托架上,并将减震筒的下端夹持在车轴托架和车轴侧管的下端之间,在该前叉中,在车轴托架上设有减震力发生装置,减震筒的内部和外部通过减震力发生装置连通。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前叉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前叉的下部放大剖视图。
图3为图1的前叉的中间部放大剖视图。
图4为图1的前叉的上部放大剖视图。
图5为表示设置在车轴托架上的减震力发生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前叉10将车体侧的外管(车体侧管)11滑动自如地与车轴侧的内管(车轴侧管)12嵌合并使其倒立,并在两管11、12之间安装有悬挂弹簧13,并且,正立地内装有单筒型减震器14。
在外管11的下端内周部上嵌装有与内管12外周部滑接的衬套15、油封16、防尘圈17,在内管12的上端外周部上嵌装有与外管11内周部滑接的衬套18。
外管11通过上托架19A和下托架19B被支持在车体侧,内管12通过O环23液体密封地插装且螺装在车轴托架20上,并且通过该车轴托架20的车轴孔20A与车轴连接。
减震器14的减震筒21的下端被夹持在车轴托架20和内管12的下端之间。即,将底板22的中央阶差孔嵌装到减震筒21的下端,将底板22的阶差孔的周边焊接在减震筒21的下端外周上,并将底板22的外周部嵌合到车轴托架20的嵌合孔20B内,从而夹持在车轴托架20和内管12的下端之间。底板22具有与后述活塞侧油室43A连通的中央孔22A、以及与后述储油室35A连通的多个小孔22B。
帽25的圆筒部25A通过O环26液体密封地插装且螺装在外管11的上端部,弹簧荷重调整调节器28通过O环27液体密封并可回转地插入帽25的盖部25B的内周。活塞杆29的基端部螺装在调节器28的下端内周上,并被锁紧螺母30锁紧。该活塞杆29的前端部被插入减震筒21内。
在内管12内部的减震筒21的上端外周部上固定有油锁套环31,在油锁套环31的上端部设有弹簧支架32。另一方面,在外管11的内部,在调节器28的上端侧外周上插装有套环28A,该套环28A与帽25的盖部25B的内侧下表面对接,在调节器28的下端侧外周上固定有定位环28B,并且,上下被保持在套环28A和定位环28B上的螺纹筒28C螺装固定在调节器28的外周上,并与调节器28一体回转。螺装在调节器28的螺纹筒28C上的调节板28D,在与帽25的槽部25C之间被止转,并且通过滑块33和弹簧套环34支持悬挂弹簧13的上端,悬吊弹簧13的下端由弹簧支架32支持。通过转动操作调节器28使调节板28D上下移动,进而通过弹簧套环34来设定悬挂弹簧13的初期负荷。
在外管11和内管12的内部,在减震筒21的外周部上设有储油室35A和气体室35B,被密封在气体室35B中的气体构成气体弹簧。储油室35A的工作油有助于气体室35B的弹簧常数的调整、外管11和内管12的滑接衬套15、18的润滑、内管12下端部的油封16的润滑。而且,这些悬挂弹簧13和气体弹簧的弹力吸收车辆受到的来自路面的冲击力。
减震器14具有活塞阀装置(拉伸侧减震力发生装置)40和底阀装置(压缩侧减震力发生装置)50。减震器14通过活塞阀装置40和底阀装置50所产生的减震力,对弹簧13和气体弹簧的冲击力吸收所伴随的外管11和内管12的伸缩振动进行抑制。
减震筒21的上端开口部凿密固定有导块36,衬套壳37A通过O环37B插装固定在导块36中,并通过被压入衬套壳37A的衬套37C滑接导向活塞杆29。
另外,在减震筒21的内周的导块36的正下方保持有回跳弹簧38,该回跳弹簧38在最大伸长时,在与后述的活塞座41之间被压缩地发挥缓冲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昭和,未经株式会社昭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85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装置以及使用该光学装置的投射式影像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首饰用夹扣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