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09956.8 | 申请日: | 2007-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3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宝林;张保平;朱丽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应森 |
| 地址: | 361005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化 发光二极管 外延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尤其是涉及一种第三代半导体光电子器件领域中应用氮化镓(GaN)基及其化合物薄膜的外延生长技术-横向外延过生长技术(ELOG)的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GaN基发光二极管具有体积小、寿命长,可实现大面积阵列;LED使用低于5V的直流电源驱动,辐射区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具有低压、省电、冷光源、响应时间短、发光效率高、防爆和节能可靠等优点,其市场潜力巨大。它除了应用在交通指示灯,大面积显示屏外,在节能日常照明光源的应用也是日趋成熟。LED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铅和汞,同时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对于废弃物的回收问题,也比现行日光灯少,可说是既安全又环保,有“绿色照明光源”之称。许多专家认为,LED是继第一代白炽灯光源,第二代荧光灯光源,第三代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光源之后的第四代照明光源。世界上生产蓝光二极管的半导体公司纷纷和老牌灯泡制造商结盟,抢占这个可以说是未来最大的照明市场。
III族-氮化物半导体材料由于其优良的光电特性,在制备紫外探测器,发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以及高温,高频等光电器件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并在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Shuji Nakamura.Recent Developments in InGaN-Based Blue LEDs and LDs.Department ofResearch and Development,Nichia Chemical Industries,Ltd;[2]Takashi MUKAI,MotokazuYAMADA and Shuji NAKAMURA.Characteristics of InGaN-Based UV/Blue/Green/Amber/RedLight-Emitting Diodes.Jpn.J.Appl.Phys,1999;38:3976)。其三元化合物InGaN,通过调节合金中In的组分,禁带宽度理论上可从0.6eV(InN)连续变化到3.4eV(GaN),发光波长覆盖了整个可见光波段和部分紫外光波段,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子器件LED和LD的有源层([3]Chin-Hsiang CHEN,Shoou-Jinn CHANG and Yan-Kuin SU.High-Indium-Content InGaN/GaNMultiple-Quantum-Well Light-Emitting Diodes.Jpn.J.Appl.Phys,2003;42:2281;[4]Homg-Shyang Chen,Dong-Ming Yeh,Chih-Feng Lu,etal.White light generation with CdSe-ZnSnanocrystals coated on an InGaN-GaN quantum-well blue/Green two-wavelength light-emittingdiode.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2006;18:NO.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99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