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借助活性单体合成诺氟沙星高分子前药物的原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09258.8 | 申请日: | 2007-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9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 发明(设计)人: | 董声雄;蔡细琼;陈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47/48 | 分类号: | A61K47/48;A61K31/496;A61P31/04;C07D215/56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002***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借助 活性 单体 合成 诺氟沙星 高分子 药物 原料 配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借助活性单体合成诺氟沙星高分子前药物的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前药物中各原料占总量的质量百分比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4%,聚已内酯6~25%,扩链剂2~4%;催化剂0.03~0.09%;溶剂70~8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借助活性单体合成诺氟沙星高分子前药物的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链剂为诺氟沙星活性单体;所述的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所述的溶剂为二甲基亚砜。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借助活性单体合成诺氟沙星高分子前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制备:
(1)制备诺氟沙星活性单体;
(2)按所述原料合成聚氨酯载体,采用化学结合法将诺氟沙星活性单体结合到聚氨酯载体上,制备诺氟沙星高分子前药物,所述的聚氨酯载体是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聚已内酯为原料合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借助活性单体合成诺氟沙星高分子前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诺氟沙星活性单体的具体步骤为:
(1)在250mL锥形瓶中,将计量好质量百分比的三氯甲烷85~93%、诺氟沙星1~4%、三苯基氯甲烷2~10%和三乙胺1~5%,全部混合,在常温下磁力搅拌,反应2~5h后得到澄清的溶液;
(2)向步骤(1)所述的澄清溶液中加入相当于三氯甲烷体积1~2倍的甲醇,于40~50℃下搅拌1~2h,使溶液完全转化为沉淀为止;
(3)把步骤(2)所述的沉淀物进行多次重结晶提纯,去除杂质,得纯净物质;
(4)称取步骤(3)所述质量百分比产物6~8%,分别加入二氯甲烷74~88%、三乙二醇0.5~1.0%、二甲氨基吡啶0.7~0.9%、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3~18%,在常温、氮气保护下反应5~9天后,得到澄清溶液;
(5)把步骤(4)所述的溶液,用旋转蒸发仪去除溶剂,用去离子水去除可溶性物质,接着用三氯甲烷萃取,重结晶,得到晶体;
(6)用三氯甲烷溶解步骤(5)所述的晶体,经硅胶层析柱分离得到目标产物,浓缩,得晶体;
(7)称取提纯后步骤(6)所述的质量百分比晶体8~12%,溶于85~90%的三氯甲烷,加入浓度为50/50(v%)三氟乙酸水溶液1~4%,在常温下磁力搅拌2~6h,得到沉淀,过滤,再用三氯甲烷与甲醇的混合液(1∶1~1∶10)多次重结晶提纯,在30~60℃真空下干燥24~72h,制得诺氟沙星活性单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借助活性单体合成诺氟沙星高分子前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诺氟沙星活性单体的合成路线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借助活性单体合成诺氟沙星高分子前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诺氟沙星高分子前药物的具体步骤为:
(1)按照所述原料配方,在装有磁力搅拌子、温度计的三口烧瓶中加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4%,聚已内酯6~25%,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02~0.06%;二甲基亚砜70~88%,全部混合,在60~75℃下反应1~3h,得到聚氨酯预聚物;
(2)把步骤(1)所得的预聚物加入诺氟沙星活性单体2~4%,再加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01~0.03%,继续反应20~23h,得到粘稠透明溶液;
(3)在步骤(2)所得的粘稠透明溶液中加入相当于二甲基亚砜体积1/10的甲醇,在常温下进行封端1~5h,得到粘稠透明溶液;
(4)把30v%的乙醚水溶液加入步骤(3)所得的粘稠透明溶液中,得到沉淀物,然后用去离子水重复多次洗涤提纯;将产品置于30~60℃真空下干燥72h,制得诺氟沙星高分子前药物。
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借助活性单体合成诺氟沙星高分子前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诺氟沙星高分子前药物的合成路线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925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