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整体结构式冷凝器盘管支承件的制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56552.8 | 申请日: | 2006-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8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 发明(设计)人: | D·M·斯通;T·A·安德森;J·斯卡塞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利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D19/00 | 分类号: | F25D19/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晓斌;刘华联 |
| 地址: | 美国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整体 结构式 冷凝器 支承 制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制冷装置。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供集装箱使用的 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集装箱用于多种目的,包括贮藏和运输各种类型食物。可以通过 各种运输模式将集装箱从一个地点运到另一个地点,例如,从生产点 到指定地点。例如,将集装箱装载在卡车或者火车上。或者,在需要 穿越水体运输货物的情况下,如国际贸易,可以将集装箱装载在船上。 在船上,集装箱通常是互相层叠的。因此,集装箱必须足够坚固以抵 挡架载荷(rack loads)和端部载荷(end loads),以防止集装箱挤 压和损坏货物。架载荷是集装箱互相层叠时施加在集装箱上的力。端 部载荷是由于货物移动而施加在集装箱上的力。
集装箱内所贮藏和运输的许多货物都需要制冷系统。因此,为了 保存货物,通常将制冷装置附接至集装箱。大部分情况下,将集装箱 和关联的制冷装置设计成使得制冷装置在集装箱结构中扮演了必要的 角色。典型地,冷凝器盘管由非常耐用的材料制成(例如铜和铜管片), 而且非常坚固。具体来说,是附接到框架上的冷凝器盘管在构建和支 承集装箱方面扮演了必要的角色。
因此,本发明确定需要设计一种制冷装置,使得冷凝器盘管不成 为影响集装箱强度的因素,从而可以使用更小的轻质盘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集装箱使用的制冷装置。
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他目的和优点通过一种用于集装箱的制冷装 置来实现,其中该制冷装置承受端部载荷和架载荷。制冷装置包括固 定至集装箱的框架,固定至框架的背板,固定至背板的若干结构支承 架,固定至若干结构支承架的冷凝器盖,使得冷凝器盖、若干结构支 承架、框架和背板构成的结构构件足以支撑端部载荷和架载荷,冷凝 器盘管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盘管支承构件固定至该若干结 构支承架中的一个且固定在第一端部周围,第二盘管支承构件固定至 该若干结构支承架中的一个且固定在第二端部周围。第一和第二盘管 支承构件保持冷凝器盘管不受来自端部载荷和架载荷的挤压。上述的 结构支承架的长度为大约7英寸(即约17.78厘米)至大约12英寸(即 约30.48厘米),宽度为大约1英寸(即约2.54厘米)至大约3英寸(即约 7.62厘米)。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适于抵挡端部载荷和架载荷的用于集装箱的 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具有框架,附接至框架的背板,至少六个支承 架,该六个支承架的每一个都附接至背板,附接至背板以及该六个支 承架的每一个的冷凝器盖,以及冷凝盘管,冷凝器盘管附接至该至少 六个支承架中的至少两个,其方式使得冷凝器盘管成为不受压构件。 框架、背板、至少六个支承架和冷凝器盘管形成的结构足以抵挡端部 载荷和架载荷。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制冷装置的集装箱的侧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制冷装置的局部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特别是图1,显示了与集装箱12相关的制冷装置10的示 例性实施例。将制冷装置10有利地设计成向集装箱12提供结构支承却 不压冷凝器盘管。随着技术进步,已经设计出能用在制冷装置中的更 小的轻质冷凝器盘管。本发明设想使用这些更轻、更小的冷凝器盘管 来代替更大、更重的冷凝器盘管,部分原因是由于制造成本的降低。 但是,由于制冷装置和运输箱的现有设计,用新的更小的轻质盘管替 换大的冷凝器盘管会损害集装箱的结构强度。因此,集装箱将没有足 够强度来抵挡架和端部载荷,集装箱对此很敏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 决方法。
参考图2,其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制冷装置10的示例性实施例。制 冷装置10包括冷凝器盘管14、冷凝器盖16、框架18、若干结构支承件 40和背板24.
冷凝器盘管14为适合用在制冷装置10中的任何已知类型。在一个 实施例中,冷凝盘管14为微通道热交换器盘管。冷凝器盘管14具有第 一端部36和第二端部38。另外,冷凝器盘管14具有一个或者多个盘管 支承构件34。至少一个盘管支承构件34位于第一端部36上。以及至少 一个盘管支承构件34位于第二端部38上。冷凝器盘管14为不受压构件。 在此,“不受压构件”是指没有扮演向集装箱12提供结构的角色的结 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利公司,未经开利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65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