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多址通信系统中的反向链路软越区切换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39643.0 | 申请日: | 200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7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季庭方;穆罕默德·J·博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38 | 分类号: | H04Q7/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国伟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通信 系统 中的 反向 链路软 越区 切换 | ||
在35U.S.C.§119下主张优先权
本申请案主张2005年8月29日申请的题为“正交频分多址通信系统中的反向链路 软越区切换和解码(Reverse Link Soft Handoff and Decoding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的第60/712,486号临时美国申请案和 2005年10月6日申请的题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反向链路软越区切换(Reverse Link Soft Handoffin A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的第60/724,004号美国申请案的优先权, 所述申请案均转让给本发明受让人且全文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通信,且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数据的技 术。
背景技术
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并行地支持前向和反向链路上的针对多个终端的通信。前向链 路(或下行链路)是指从基站到终端的通信链路,且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是指从终 端到基站的通信链路。多个终端可同时在反向链路上传输数据和/或在前向链路上接收数 据。这可通过将每个链路上的传输多路复用为在时域、频域和/或码域中彼此正交来实现。 所述正交性确保每个终端的传输最低程度地干扰其它终端的传输。
通信系统可支持软越区切换,软越区切换是其中终端同时与多个基站通信的过程。 对于前向链路上的软越区切换,多个基站并行地向终端传输数据,终端可组合来自这些 基站的传输以改进性能。对于反向链路上的软越区切换,终端向多个基站传输数据,所 述基站可独立地解码来自所述终端的传输。或者,指定基站或网络实体可组合由多个基 站接收的传输并解码经组合的输出。对于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两者,软越区切换提供抵 抗不利路径效应的空间分集,因为将数据传输到位于不同位置处的多个基站或从位于不 同位置处的多个基站传输数据。
对于前向链路上的软越区切换,每个基站消耗空中链路资源来向终端进行传输。空 中链路资源可通过频率、时间、代码、传输功率和/或其它某种量来量化。对于反向链路 上的软越区切换,终端通常消耗相同数量的空中链路资源来向一个或多个基站进行传输。 因此,反向链路上的软越区切换尤其是理想的,因为提供反向链路软越区切换的主要成 本是在基站处进行的额外处理。
在一些通信系统中,终端在反向链路上传输数据的方式可能是固定的和/或由支持所 述终端的软越区切换的所有基站先验已知的。在此类系统中,可容易支持反向链路上的 软越区切换,因为每个基站知道何时和如何从终端接收传输。然而,在一些通信系统中, 终端在反向链路上传输数据的方式可能不是固定的和/或可能不是由支持软越区切换的 所有基站先验已知的。在此类系统中,并非所有基站可知道何时和如何从终端接收传输。 然而,需要在此类系统中支持反向链路上的软越区切换,以便在不消耗额外空中链路资 源的情况下改进性能。
因此,在此项技术中需要用以支持通信系统中的软越区切换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文描述用于在无线多址通信系统中支持反向链路上的软越区切换的技术。所述技 术可用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码分多 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等。终端与服务 基站和至少一个软越区切换(SHO)基站(下文中定义)通信以在反向链路上进行软越 区切换。
在一个方面中,服务基站调度终端以在反向链路上进行传输,形成针对所述终端的 指派,并产生针对所述终端的信令。所述指派指示待由终端用来在反向链路上进行传输 的至少一个参数,例如用于终端的时间和频率分配、待由终端使用的编码和调制等。所 述信令含有足够信息以允许SHO基站接收和处理来自终端的传输。信令可含有(例如) 指派。服务基站将指派发送到终端且经由回程将信令发送到SHO基站。此后,服务基站 经由反向链路接收来自终端的传输且根据指派来处理所述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96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