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体加强用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06628.6 | 申请日: | 2006-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2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 发明(设计)人: | 内田光俊;服部义孝;诸井贤儿;井上三郎;菊池文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株式会社英知一;住友钢管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J5/00 | 分类号: | B60J5/00;B21D7/08;B21D7/16;B60R21/02;C21D9/08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丹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体 加强 构件 | ||
1.一种车体加强用构件,是安装在汽车车体上用于耐冲击的金属管制的加强用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加强用构件的纵向的至少1个部位具有与所述车体的外面方向对置的凸形状的弯曲部,
在所述弯曲部的一侧或两侧的邻接部具有笔直部。
2.一种车体加强用构件,是安装在汽车车体上用于耐冲击的金属管制的加强用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加强用构件的纵向的至少1个部位具有与所述车体的外面方向对置的凸形状的弯曲部,
在所述弯曲部的一侧或两侧的邻接部具有与所述车体的外面方向对置的凹形状的反弯曲部。
3.一种车体加强用构件,是安装在汽车车体上用于耐冲击的金属管制的加强用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加强用构件的纵向的至少1个部位具有与所述车体的外面方向对置的凸形状的弯曲部,
在所述弯曲部的两侧的邻接部具有笔直部及与所述车体的外面方向对置的凹形状的反弯曲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体加强用构件,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车体的外面方向受到冲击的至少1个部位的凸形状的弯曲部的曲率为0.8(m-1)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体加强用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用构件的端部由笔直部或具有与所述凸形状的弯曲部的曲率不同的曲率的凸形状的弯曲部或者凹形状的反弯曲部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体加强用构件,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加强用构件的原材料的金属管的截面形状为圆或椭圆、或者与它们类似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体加强用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形状的弯曲部及凹形状的反弯曲部,是通过将作为原材料的金属管沿管轴方向逐次移动,且利用配置在所述金属管外周的高频加热线圈,在能够局部塑性变形的温度区域且能够淬火的温度区域加热所述金属管,对所述加热部施加弯曲力矩形成弯曲部后骤冷而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体加强用构件,其特征在于,
代替所述金属管使用冲压成形品作为原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体加强用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形状的弯曲部及凹形状的反弯曲部,是通过将作为原材料的冲压成形品沿管轴方向逐次移动,且利用配置在所述冲压成形品外周的高频加热线圈,在能够局部塑性变形的温度区域且能够淬火的温度区域加热所述冲压成形品,对所述加热部施加弯曲力矩形成弯曲部后骤冷而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体加强用构件,其特征在于,
作为耐冲击构件,适用于门缓冲杆、前保险杠、后保险杠、横梁、前柱加强筋、中柱加强筋及侧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株式会社英知一;住友钢管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株式会社英知一;住友钢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662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