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生活垃圾焚烧炉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34133.9 | 申请日: | 2006-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52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 发明(设计)人: | 杨一新;王树森;邵靖邦;苏俊;丁艳坤;李慧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紫光泰和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G5/16 | 分类号: | F23G5/16;F23J1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司君智 |
| 地址: | 10110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生活 垃圾 焚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具有一次燃烧炉和二次燃烧炉的生活垃圾气化焚烧炉。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垃圾焚烧炉分为机械炉排焚烧炉、流化床焚烧炉和气化焚烧炉。垃圾气化焚烧炉的焚烧原理是:先将垃圾在450~600℃的还原性气氛中热分解为可燃性气体以及以炭为主的固体残渣,然后再进行燃烧。为了抑制二恶英等有害物质的气化处理生活垃圾技术首先在欧洲得以开发,欧洲的各种气化技术几乎都被引进到日本并改进后投入到日本和欧洲市场。目前国内使用气化焚烧炉处理生活垃圾的实绩还不多。为了达到整个系统的热平衡即自燃,已有的各种气化处理生活垃圾的气化焚烧炉要求垃圾的低位热值在6.7~7.5MJ/kg以上,我国过去的生活垃圾达不到此水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一些城市和旅游场所的生活垃圾已经到达此水平,预计生活垃圾气化焚烧炉将得到更多的应用。
目前,国内现有的一种气化处理的立式垃圾焚烧炉结构包括一次燃烧炉和通过烟管与一次燃烧炉连通的二次燃烧炉。由于生活垃圾气化焚烧炉长时间稳定运行需要炉床稳定,一次燃烧炉根据燃烧工况配风,以产生最大热值的可燃气体,二次燃烧炉需要根据气体燃烧工况配风,以保证进入二次燃烧炉的可燃气体充分燃烧并使排烟中保持一定浓度的氧。生活垃圾的成分复杂,焚烧过程需要不断调整各参数,才能满足气化工艺要求。国内已运行的气化焚烧炉,由于各种原因,运行情况还不够理想。大部分气化炉根据操作工的炉前观察,凭经验控制气化焚烧过程。由于气化工艺的复杂特点和实时性要求高,单靠人工操作是难以长时间稳定在气化工况的。还由于缺乏必要的仪表检测,自动化下的气化焚烧过程控制无法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立式气化垃圾焚烧炉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长时间稳定工作在气化工况的立式生活垃圾焚烧炉。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式生活垃圾焚烧炉包括一次燃烧炉和二次燃烧炉,一、二次燃烧炉顶端部连通有烟管,其中所述一次燃烧炉的炉体顶壁中央位置设有加料口,炉体侧壁顶端部设有与加料口同轴布置的环状集烟道,炉体顶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连通炉膛和集烟道的出烟道。
其中在还包括环形进风总管和给进风总管供风的风机,所述一次燃烧炉的炉体侧壁底端部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底风进风孔,炉体侧壁中下部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腰风进风孔,所述底风进风孔、腰风进风孔均与进风总管连通。
所述出烟道内或其顶端部安装有过滤网。
所述进风总管与每个腰风进风孔之间连通有一条腰风进风管,每条腰风进风管同时与相应的底风进风孔连通,在腰风进风孔与底风进风孔之间的腰风进风管上装有腰风阀门。
其中在腰风进风孔下面的炉体侧壁圆周上安装有一圈冷却带温度传感器,腰风进风孔上面的炉体侧壁圆周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一圈燃烧带温度传感器、一圈预热带温度传感器,每圈均匀安装多支传感器。
其中在风机出口与进风总管连接位置安装有进风流量传感器。
其中在一次燃烧炉内底端部设有塔蓖式排渣,所述腰风进风孔距塔蓖式排渣的顶端部垂直距离为0.6~2米,温度传感器孔距腰风进风孔的垂直距离为0.2~0.6米,温度传感器孔距温度传感器的垂直距离为0.6~1.0米,温度传感器孔距温度传感器孔的垂直距离为0.6~1.0米。
所述腰风进风孔的形状为形。
所述二次燃烧炉包括同轴套装在一起的内筒和外筒,内、外筒在顶端部相互隔绝,在底端部由若干个设置在内筒上的过烟孔相互连通;在内筒上端部外侧设有截面较大的烟气汇流烟道,烟气汇流烟道上连通有出烟管;内筒顶部中央设有进烟孔,进入二次燃烧炉的烟气经内筒、过烟孔、内筒与外筒之间的空间到烟气汇流烟道,最后由出烟口排出。
在所述进烟孔附近设有测量二次燃烧炉入口温度的传感器,在烟气汇流烟道上设有测量二次燃室出口温度的传感器,在出烟管上设有测量烟气含氧浓度的在线检测传感器。
其中所述烟管上设有进风装置。
所述进风装置包括套装在烟管外面且两端均与烟管密闭连接的筒状夹套、安装在夹套上的进风调节阀,其中位于夹套内的烟管上设有多个进风孔,打开进风调节阀,在引风机造成的负压下,空气经调节阀、进风孔进入烟管内。
在所述夹套前面的烟管上设有一氧化碳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紫光泰和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紫光泰和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41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