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铁路运输家畜车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09259.3 | 申请日: | 2006-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41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通;白云记;阮静;于连玉;吴航宇;牟允平;刘安全;李京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济南机车车辆厂 |
| 主分类号: | B61D3/16 | 分类号: | B61D3/16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书刚 |
| 地址: | 250022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铁路运输 家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铁路运输的供装运猪、羊、鸡、鸭等活口家畜家禽之用的家畜车。
背景技术
现有铁路运输猪、羊、鸡、鸭等活口家畜家禽用的家畜车一般包括押运间和装货间,装载量小,轴重利用率低,车辆运行速度低。押运间无通风、照明设施,押运人员工作生活条件差。装货间的地板采用木质地板,没有粪便收集装置,污水(含家畜尿液)沿地板缝隙随意渗漏飘洒,污染装货间、车辆下部设施和铁路沿线环境,容易传播家畜家禽病毒。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铁路运输用的家畜车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铁路沿线环境污染小、装载量大的新型铁路运输家畜车。
本实用新型的铁路运输家畜车采用以下技术解决方案:
新型铁路运输家畜车包括车体、给水装置、粪便收集装置、车钩缓冲装置、转向架、手制动装置和空气制动装置,车体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车钩缓冲装置,车体底部安装有转向架,车体上还安装有手制动装置和空气制动装置;车体中分为装货间和押运间,两者通过带门的隔墙隔开;装货间内设有上、下两层,上、下两层的两侧均设有装货门和扶梯,每一层内均通过栅栏相隔成水平排列的三个间格,两侧间格的栅栏上设有栅栏门,上层地板上在中间的间格处设有一块活动地板,在上、下层地板的两侧均设有排污口,通过管道连通至车体下部;装货间两侧均设有粪便收集装置,粪便收集装置在上、下层的地板处均设有排粪口;押运间两侧均设有侧门,其内设有卧铺,侧门上设有活动窗扇;给水装置设置在车体上方。
车体由底架、侧墙、一位端墙、二位端墙和车顶组成,一位端墙和二位端墙分别安装在底架前后端,侧墙安装在底架的侧面,车顶与侧墙、一位端墙和二位端墙连接在一起。
底架由端梁、大横梁、枕梁、小横梁、侧梁及中梁焊接而成,端梁垂直焊接在中梁的两端,大横梁、枕梁及小横梁均与中梁垂直焊接在一起,侧梁与中梁平行并与端梁、大横梁、枕梁及小横梁焊接在一起。
给水装置由储水箱及与储水箱连接的管件组成。
粪便收集装置由排便器和集便箱组成,排便器连接在集便箱上方。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押运间,改善了押运人员工作、生活条件。装货间采用双层结构,每辆车装载量提高63%,每延米装载量提高10%。装货间两层地板均采用封闭结构,避免污水(含家畜尿液)随意飘洒。车辆两侧装设粪便收集装置,减少铁路沿线环境污染和家畜病毒传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铁路运输家畜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底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粪便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中,1、一位端墙,2、车钩缓冲装置,3、手制动装置,4、押运间侧门,5、押运间,6、装货间,7、隔墙,8、储水箱,9、转向架,10、底架,11、粪便收集装置,12、车顶,13、空气制动装置,14、装货门,15、扶梯,16、二位端墙,17、侧墙,18、端梁,19、押运间地板,20、大横梁,21、枕梁,22、中梁,23、装货间地板,24、侧梁,25、小横梁,26、排便器,27、集便箱上体,28、压紧锁,29、集便箱下体,30、折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铁路运输家畜车的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车体、给水装置、粪便收集装置11、车钩缓冲装置2和转向架9。与一般火车车厢一样,车体上安装有车钩缓冲装置2、转向架9、手制动装置3和空气制动装置13。车钩缓冲装置2是安装在车体的底架10的前后两端,采用E级钢材质的13A型车钩及13A型钩尾框,采用合金钢钩尾销、MT-3型缓冲器。转向架9采用转K2型转向架。手制动装置3安装在一位端墙1上,采用NSW型手制动机。空气制动装置13采用改进的120型控制阀、254×254mm整体旋压密封式制动缸、ST2-250型双向闸瓦间隙自动调整器、编织制动软管总成以及新型高摩擦系数合成闸瓦,采用不锈钢制动配件和管系等制动技术。车体中分为装货间6和押运间5,两者通过带门的隔墙7隔开。隔墙7为板柱式结构,隔墙门由压型钢板组焊而成,内外门板间设有保温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济南机车车辆厂,未经中国北车集团济南机车车辆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092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