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塑料粒料挤出成型系统的多边形成型轮无效
| 申请号: | 01255377.8 | 申请日: | 2001-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4912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15 |
| 发明(设计)人: | 魏明吉;陈自华;周延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永宁现代包装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51/22 | 分类号: | B29C51/22 |
| 代理公司: | 深圳睿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志明 |
| 地址: | 518051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塑料 挤出 成型 系统 多边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粒料挤出成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能将挤出塑料片材直接模压成型的中间设备,该设备适用于生产一次性环保餐具,如快餐盒、托盘等。
背景技术
传统塑料热成型产品的生产需要使用预制好并冷却后的塑料片材,再经过加热、真空或气压成型、冲切等工序。片材一般来自订购或使用片材成型机生产,存在采购、质量控制、库存、生产管理等许多环节,生产成本较高。另外,将冷却了的片材再次加热,客观上必然造成了能源的极大浪费,不利于节能和降低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了一种能直接利用挤出的软化塑料片材生产出最终成品的用于塑料粒料挤出成型系统的多边形成型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设计一种用于塑料粒料挤出成型系统的多边形成型轮,包括:中心轴、筒状轮体以及连接中心轴和筒状轮体的多根辐杆。所述筒状轮体是由多块相同形状的面板依次相接围成的筒状多面体,每块面板外表面各固定一塑料模具,所述面板具有相互贯通的夹层结构,该夹层形成的空腔与冷却水管路相通,构成冷却水循环回路。以便对面板上的塑料模具进行冷却;另外,在每块面板外表面还设有开口朝向模具底部的气槽,该气槽与具有抽真空和压缩空气的外接气路相连接,塑料模具底板与所述气槽相对应的部位设有通向模具内腔的微孔,这样外接气路的抽真空和压缩空气便能通过该微孔在必要时施加于模具底部,以帮助成型和脱模。
所述多边形成型轮由电机带动作匀速旋转,每旋转一周,外接气路各进行N次抽真空和N次输送压缩空气的动作,N等于多边形成型轮边的数目;抽真空动作只作用在旋转至上方的面板及固定在其上的模具底部,压缩空气只作用在旋转至下方的面板及固定在其上的模具底部。
所述多边形成型轮被置于塑料粒料挤出机出料口的承接处,承接软化的片材并使之贴在模具表面,片材经冷却水循环回路冷却并在抽真空引起的负压作用下贴在模具表面成型,然后在压缩气体的作用下脱模,脱模的成品经导轮传送至剪切机进行剪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用于塑料粒料挤出成型系统的多边形成型轮具有如下优点:生产及管理环节少,减少了看管及运转机器所需的劳动力,最重量的是,可省去片材再次加热的能耗,大大降低了耗电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边形成型轮3安装在塑料粒料挤出成型系统中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边形成型轮3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所述外接气路35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多边形成型轮3横截面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所述面板321上的气槽323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塑料粒料挤出成型系统的多边形成型轮3包括:中心轴31、筒状轮体32以及连接中心轴31和筒状轮体32的多根辐杆33。本实施例的筒状轮体32是由六块相同形状的面板321依次相接围成的筒状六面体,每块面板321外表面各固定一与塑料产品形状相同的模具6,模具6的底板62通过螺钉36与面板321固定连接。所述面板321具有相互贯通的夹层结构,该夹层形成的空腔322与冷却水管路34相通,构成冷却水循环回路。如图5所示,每块面板321外表面中部平行于中心轴31的方向均设有一条开口朝向模具6底部的气槽323,该气槽323与具有抽真空和压缩空气的外接气路35相连接,塑料模具6底板62与所述气槽323相对应的部位设有通向模具6内腔的微孔61。
所述多边形成型轮3由电机带动作匀速旋转,每旋转一周,外接气路35各进行N次抽真空和N次输送压缩空气的动作,N等于多边形成型轮3边的数目,在本实施例中N=6。抽真空动作只作用在旋转至正上方的面板321及固定在其上的模具6底部,压缩空气只作用在旋转至正下方的面板321及固定在其上的模具6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永宁现代包装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永宁现代包装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53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